改革开放以来,金坛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坚持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城市功能。基础设施的完备,城市环境的优化,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一个个历史坐标点,连成了金坛城市的成长轨迹;一项项基础设施,搭建起城市发展的骨架,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幸福。
基础设施更完备公共服务更完善
基础设施配套是城市开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我区扎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区城市建设的脚步越发加快,对旧城区以棚户区、老小区为重点进行改造,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建设档次,提升城市品位。市民中心、金坛图书馆、金坛城市形象馆、金坛民防教育体验馆、吾悦广场等一批标志性的建筑引发市民对城市发展的强烈共鸣。此外,金坛高铁的启动建设,为方便、快捷地与周边城市交流创造了条件。通过多年基础设施投入,一批公园、学校、医院等公共和服务设施拔地而起,金坛城市和工业园区的框架已经拉开,产业园区的平台更具吸引力。
近年来,我区住房保障在制度创新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棚户区改造项目推进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了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改安置用房并存的保障性住房筹集模式,先后获得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0年至今,我区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约5万套,住房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对象从城区扩大到乡镇,实现了城乡住房保障一体化。同时,将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人员、引进人才纳入住房保障范围,逐步实现住房保障全覆盖。金坛保障房共有模式更是亮相央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点赞。目前,共有1200多户家庭签订共有产权经济适用房备案合同,占全区经济适用住房的60%,房屋产权“按份共有”的模式在全省领先。
城市管理更精细居民生活更舒畅
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优质高效的城市管理,是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内容。实现数字化城管,是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的一个里程碑。自我区正式启动运行数字城管以来,实现了城市粗放型无序管理向精细化有序管理的转变。在数字城管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了城市日常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系统。数字城管运行后,有力推动了我区市容市貌的改观。
走在大街小巷,我们发现背街小巷越来越干净,人行道没了乱停的车辆,更加通畅,商户的广告牌规范,辖区街面和楼体更加清爽。近年来,我区努力做到管理工作“精细化、全覆盖、无死角”,并逐步实现常态化管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广大市民维护城市环境也从思想自觉到行动自觉,慢慢从“旁观者”变身为“参与者”。为做到城市“颜值”和“气质”兼修,我区不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环卫质量大幅改善,市容管理井然有序,市民满意度极大提高。
本报记者 余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