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梅玉:献给城市“爱心广场舞”武昊:味蕾间的乡愁与梦想
第0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932期:第08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2-05

武昊:味蕾间的乡愁与梦想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方向对了,心态好了,能吃苦了,一切都不会太差。和浙商比,徽商的生意头脑稍逊一筹,但不怕吃苦的精神,更胜一筹。”武昊调侃,自己是与时代最有缘分的人,父亲是建国后的第一代,自己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整个成长与大环境并肩同行,有过很多曲折困惑,但依然感恩当下,一往无前。

“2007年的时候,金坛好吃的家常菜真的太少了。”12年前,刚刚年过而立的武昊来到金坛,寻思着在这片土地上淘淘金。当时妹妹夫妻俩在金坛的美容美发行业生意风生水起,武昊也在寻思着,干点儿什么项目合适。当时,往返于芜湖与金坛之间,最困惑的就是吃什么,在哪儿吃。武昊想,原来考虑了那么久的项目就在嘴边,好吧,那就开饭店吧。

“一家人在一起,哪儿都是家。这也是我这么多来,‘家门口’传达的理念,也是我们全家创业的动力。”武昊介绍,转战餐饮,从开始的商议到最后的落地,妹妹夫妻俩付出了很多,那是个基础工作,以尤其接地气的装修风格和独特的家常风味,为武昊两年后加入“战队”打下了很棒的口碑基础。12年的经营,团队的队友,一直在增加,凝聚力也越来越强。

最早的开场,是从“搬运工”起步,考察了很多餐饮项目,尝过很多特色菜肴,武昊一家几乎动员了身边所有的人,征集不同的特色菜。当所有不分南北、不分菜系的菜名在一张纸上汇聚,“家门口”的第一份菜单正式入席了。面对未知的市场,这是一场满怀信心的华丽冒险,意外的是,随着开业后鞭炮声一响,生意一炮而红。

“一道菜肴上桌,入眼入口,即能行云流水般报出食材、配料和简要的制作工艺。这不是厨师的专利,只是运营餐饮的基本技术门槛。”会吃和能做,中间隔了很多努力。经常和同行老乡外出学习,武昊的脚步

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云南的菌菇、广西的芋头、四川的辣椒,百分之三十的全国各地食材,都是自己亲自把关。

“家常味道是菜肴最有情怀的地方,‘家门口’每一道菜,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本身的鲜美。我觉得16岁是人味觉记忆的一个分水岭,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吃家常菜的味道。”在武昊看来,犒赏味蕾是对思乡游子的最佳抚慰。也是化解乡愁、为梦想蓄积能量的最好方式。“很多个梦里,他会想念徽派建筑里的粉墙黛瓦、马头墙,想起那些砖雕、木雕,想念山川风景的灵气,也想念物资匮乏的小时候,和妹妹在乡下草场玩泥巴,看爸妈拾掇泡菜。

打开武昊的行程时间表,清一色的按照原材料上市时间排列。通过前期走访调研,食材考察,他经常自驾凌晨来到当地交易市场。“物流对于味道的作用,几乎是决定性的。严苛的时候,多一分钟,就等于报废。因而现场交易,要比微信联系,显得更有诚意,也更能亲眼、亲手挑选出最需要的食材。”

好的食材,总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诚然,十年间,餐饮早已不是很多

人想象的那样,学一门手艺就能独步天下。开一家店,产品、环境、服务、营销,这四大块必须并驾齐驱。从根本上说,做餐饮,远远不止于做美食的搬运工,更需要匠心服务客人的味蕾。正如武昊所言,创业就应该全力以赴,不虚此行。

记者感言: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武昊的“家门口”,总有一种家常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提醒我们,认清明天,不忘昨日。徐欢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金坛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晨风路61号   邮编: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