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留生:50年的老兵 40年的影人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936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2-15

蔡留生:50年的老兵 40年的影人

关键字:老兵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记者 蒋建君

蔡留生(左)在放电影

道路黑咕隆咚,一眼望不到头。没有汽车,只是苦了两条腿。蔡留生挑着放映设备,右手打手电筒,一口气跑了10公里。推开门,妻子看着夜幕里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他埋怨道:“电影害苦了你!”

……

“又做梦了,起床了。”妻子轻轻一推,蔡留生醒了,“纪念改革开放40年电影展播,今天轮到直溪镇西阳村了。”

“荣军、荣强、荣花,准备放映设备,马上出发。”蔡留生一滑碌爬起来。虽然72岁,但他身体不错。

老兵归来

“叔叔,今天放打仗的电影吗?”1975年,蔡留生退伍,当了一名公社放映员。每到一个地方,孩子们都要围拢过来。退伍时,摆在他面前的是粮管所和供销社,在计划经济时代,这可是“香饽饽”,可他偏偏选择了乡电影院。他记得1968年在江西景德镇当兵,一有空就和战友们到驻地的公社电影院看电影,当时票价是二角。部队经常请电影队放电影,蔡留生看得心里痒痒的,心想“哪天我也放上电影,多好。”

蔡留生记得当初使用的是最原始的8.75毫米放映机,放的是《闪闪的红星》、《平原游击队》、《从奴隶到将军》、《挺进中原》等革命题材影片。那时交通落后,从金坛县城到各乡镇还是农公班车,一天就几个班次。一些偏远的乡镇,连条公路也没有。他一早用小木船把放映设备运过去,晚上再运回来。苦归苦,但他感到有一种乐趣,因为这是他的梦想。

影人老蔡

“蔡伯伯来放电影了,快去赶场子。”90年代初,乡亲们听说大队放电影,一早就端着凳子抢地盘。

“早点放学。”刚吃过中饭,只要听到晚上放电影,孩子们心里就念叨着。说起露天电影,蔡留生深有感受,改革开放初期,电视机没有普及,电影是人们最奢侈的娱乐工具。

“那时,放电影就是一个字,‘苦’!”蔡留生说,有时候二三个村庄同放一部电影,东村放上片,西村放下片,放完上片等下片,这就叫“跑片”,也叫“跑马”。

“老蔡来了吗?看,又跑片,叫老蔡快点!”乡亲们总是怪他,而蔡留生总是安慰乡亲们,“别急,先看一回幻灯片,科学种田,讲究法律……”蔡留生拿出早就做好的农业、法律、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幻灯片。

“乡亲们闲不住,爷儿们掏出旱烟袋,猛抽上一阵,干咳几声,‘嗨,这小佬跑什么,碰得老爷子烟丝都掉了’……”蔡留生说,女人们闲不住,拿出早准备好的蚕豆一顿“噼叭”,孩子们则满场地的跑。

“晴天还好,有时碰到阴雨天,刚看到一半,‘哗哗’一阵雨,大人们都散去,而孩子们不肯走,我们只能用伞撑着把整部电影放完。”蔡留生说,那时人的精神特别爽,自己既是放映者更是观众,心里始终是甜甜的。

电影之家

“蔡爷爷,今天放什么电影?”这天当蔡留生与儿女儿媳,一早赶到元巷小区时,一群孩子就围过来。

“今天呀,放的是《我的特工爷爷》。”蔡留生告诉他们。

“好嘞,我们就喜欢看打仗的电影。”孩子们一片欢呼雀跃。

“整整40年,从农村到社区,从学校到企业,我放得都是革命题材电影。”蔡留生说,军人出身的他,可以说对革命题材影片情有独钟,《地雷战》、《地道战》、《英雄儿女》等放了几十遍,无论是他还是观众都百看不厌。10年前,小儿子蔡荣强从部队退伍,他把蔡荣强、儿媳汤荣华拉进放映队,接着又把大儿子蔡荣军带上放映之路。对此,蔡荣强自豪道,他们全家都是“荣”字辈的,是光荣的电影之家。近年来,蔡留生投入30多万元,增添四部数码电影放映设备,并在常州市率先成立首家数字流动放映机,在企业、社区、学校等流动放映,最忙时四部放映机同时在全区不同地方放映。2016年,金坛遭遇百年一遇洪涝灾害,蔡留生组织抗洪抢险题材影片《惊涛骇浪》,送到了抗洪抢险一线,鼓励大家斗志。去年6月28日,蔡留生刚好高烧住院,当听说地处茅山老区的薛埠镇西阳村人民翘首以待时,拔下针头赶往放映现场,为当地百姓送上了《勇士》。去年6月至10月,他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契机,为社区、学校和企业送上《勇士》、《生死九十六小时》、《浴血东征》、《我的特工爷爷》等爱国题材影片近百场。

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从露天电影转向“家庭影院”,但蔡留生认为,露天电影作为影响一代的人“文化角落”,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方式,不能被历史所遗望。近年来,金坛区委宣传部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他在华苑新村广场的露天电影吸引了上千观众围观,上至九十岁高龄老人,下至三四岁孩童,都认为久违的东西又回来了。对此,蔡留生认为,各级政府要把群众性精神文明、乡村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在项目、资金、组织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通过送电影、送文化下乡,增强人们的科技、法律等意识,讴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50年的老兵,40年的影人,放电影就是我的人生。”蔡留生说,如今交通四通八达,汽车进入百姓家,他的胶片机换成了数字机,独轮车变成了面包车,只是从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变成了古稀老人,而他依然喜欢那首歌,“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倒了日本侵略者,消灭蒋匪军,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金坛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晨风路61号   邮编: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