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金坛的王氏家族袁孚论事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195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3-12

明代金坛的王氏家族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过去,金坛的文庙明伦堂里悬挂许多匾额,其中一块题为“祖孙进士”,彰显的是明代的王臬、王樵、王肯堂祖孙一门三代人进士荣耀之事。《金坛县志》(民国版)上记载,王臬、王肯堂被列入乡贤祠,王樵被列入七贤祠。因其祖孙三代皆为博学鸿儒,不畏权贵、仕途政绩显著,《明史》专门为他们列了传。一家三人同入明史,并列其传,实属少见。
  《明史》卷221,列传109记载:王樵,字明远,金坛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行人。因公正执法得罪严嵩,谪为山东佥事。以疾辞归。父臬,兵部主事。谏武宗南巡,被杖。终山东副使。肯堂,字宇泰。举万历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倭寇朝鲜,疏陈十议,愿假御史衔练兵海上。疏留中,因引疾归。
  在明代,王姓人物在金坛可为家喻户晓,王氏家族可谓是名门望族。王臬也被不少王姓后代认为始祖。诸如《王氏三沙全谱》(苏南)、《绮山东沙王氏支谱》(昆山)、《王氏西沙支谱》(无锡、宜兴)等均将王臬列为始祖。其实,金坛王氏的荣耀(祖起始)并非从王臬开始。据现存的金坛洮西《岳阳王氏宗谱》记载,金坛王氏始祖为北宋时期的王彦融。
  史料记载:王彦融(1108—?)字炎弼,别号金渊仙子,原籍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寓居金坛(今属江苏),他是王寀之子。王韶的孙子。王彦融的父亲王寀,祖父王韶,在北宋时期都是声名显赫的人物。
  王韶(1930—1081),字子纯,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人,北宋名将。他足智多谋,富于韬略。著有兵书《熙河阵法》一卷(据宋史·艺文六)。初任新安主簿,后为建昌军司理参军。熙宁年(1068年),向皇帝上了《平戎策》,提出收复河湟(今甘肃西部、青海东部和东北部一带)等地,招抚沿边羌族,孤立西夏的方略,为宋神宗所纳。熙宁七年(1075),收回被吐蕃侵略的二十万平方公里故土,史称:“宋几振矣!”曾一度当上枢密院使等中央大官,以奇计、奇捷、奇赏著称,京师好事者称之“三奇副使”。元丰二年(1079年),晋封太原郡开国侯。元丰四年(1081年)六月二十四日,发病而死。享年五十二岁,谥号襄敏。王韶有十三子(见襄敏公小传,岳珂《桯史》亦记其有十三子,宋史记其有十子),《宋史》记载:子十人,厚、寀最显。
  王寀(音采)(1078~1118?)字辅道,一字道辅,号南陔,《宋史》传载:王寀登第后,官校书郎,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因病迷惑,好神仙道术,徽宗重和元年召入宫中延神,为林灵素所陷,下狱弃市,年四十一(《宋会要辑稿》刑法六之二三)。有《南陔集》一卷(《宋史·艺文志》),已佚。《宋史》卷三二八有传。
  王宷是王韶的第十三个儿子,自幼聪明伶俐,中国古典名著《桯史》、《今古奇观》和《二刻拍案惊奇》中收录的“十三郎五岁朝天子”的故事,讲的就是王宷。王宷后来虽也入仕,但更醉心于书法研究,中国书法史上有名的《汝帖》,被清代碑帖家毕秋帆在其《中州金石考》中赞为“真宋石之鸿宝也”,就是王宷的遗迹。王宷又好道教仙术,道行颇深,声言能招徕天神。徽宗也笃信道教,闻名请王宷入宫探讨经义,对王宷折服不已,遂请王宷召仙人一晤。徽宗为此戒斋沐浴,虔诚恭候。结果苦等了三天三夜,连个神仙影子也没有。道士林灵素乘机诬陷,徽宗大怒,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将王宷绑赴闹市处死。
  王寀的案子在宋代是一件非常有名的冤案。《京口耆旧传》卷七《王彦融传》记载:王彦融,字炎弼,江州人,韶之孙,居金坛。父癭,以林灵素譛死。靖康改元,彦融时年十九,徒步走京师,上书讼冤,召对命官。”靖康改元(1125年),为了父亲的冤案,年仅十九岁的王彦融从家乡徒步到京城为父讼冤,不过,冤案最终未获平反。
  或许因为家庭遭受如此重大打击,或许是因为时逢金兵大举入侵,北宋灭亡,宋王室南迁建都临安(杭州)。金坛洮西《岳阳王氏宗谱》记载,王彦融、王彦举兄弟7人亦挈家渡江南迁,在金坛西塔山,开基建宅,临水倚山而居。遂成金坛王氏始祖。(江苏丹阳王氏族谱记载:宋靖康事变后,王彦举,王彦荣等堂兄弟7人护宋高宗驾东迁,卜居于金坛县上元乡西塔山唐安门)。
  王彦融、王彦举兄弟后来都考上了进士。王彦融在南宋,一直做任地方官,勤政至疾而卒。史料记载,王彦融有子万全,字必胜,以父荫授高邮尉,知辰州,有治声。万全子通,字文伯。又以父任调衢州、江山主簿,累官至常州守,所至皆以廉慎称。《岳阳王氏宗谱》记载:王彦融有两个儿子万全、万枢,因“经明行修”,学问很高,德行很好,被举入仕。万全、万枢分别在浙江临安府,昆山做地方官。
  三代之后,王氏家族在南宋时期出现了王遂这样的名人。《岳阳王氏宗谱》反映:王遂是万枢次子,金坛漫塘刘宰的妹夫。《宋史》记载: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号实斋,金坛(今属江苏)人。宁宗嘉泰二年(1202)进士。调富阳簿,知当涂、溧水、山阴县。理宗绍定三年(1230),知邵武军,改知安丰军。迁国子主簿,累迁右正言。端平三年(1236),除户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出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历知庆元府、太平州、泉州、温州、宁国府、建宁府。卒年七十六。有《实斋文稿》(明正德《姑苏志》卷四),已佚。事见《京口耆旧传》卷七。
  南宋灭亡至元,兵侵寇患,王氏家谱记载,家族千字行辈62人迁移者十之有七,守祖居者仅十存其一二,从此塔山开始分宗。有留守祖居的、有迁居金坛县城的、亦有移居周边县市的。元(蒙)一朝,王氏家族都比较沉闷,至明朝王臬、王樵、王肯堂祖孙三代即为进士,在朝为官,王氏家族达到了又一个鼎盛时期。
  王臬、王樵、王肯堂三代,骨子里依旧保持着祖上王韶、王宷、王彦融的做派,富于韬略、百学诸子、精于诗文,若不能当良相,可谓良医,直使清史留名。
  王氏家族中,与王樵同时出名的还有一位王烨。此人与王樵同被列入乡贤祠。《岳阳王氏宗谱》中反映出,王烨与王樵乃堂兄弟。有关史料记载:明代王烨,字韬孟,王彦融第十三世孙,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历官吉安推官,给事中、山东武定兵备佥事。王烨言事讽喻爽直,与朝廷奸巨严嵩及其子严世蕃展开面对面的斗争,并向皇上疏请废黜严嵩父子,结果终因严氏父子权重不敌而被夺职归田。他为官数十年,两袖清风,萧然如寒士,晚年病卧一榻,连换身衣服都没有。金坛县令前往探视,见此境况,感叹不已。王烨与王樵(包括王樵之子王肯堂)同被列入乡贤祠。
  王樵有子王启疆、王肯堂。王肯堂为明代著名医学家,王肯堂没有子传。其兄王启疆考了一个贡生,曾任平湖训导,漳州教授,升涉县知县。王启疆生子王懋锟。王懋锟,字伯弢,改名立昌,曾任福建南安知县。王懋锟又生子王彦泓。王彦泓(1593~1642)字次回,是明末著名的诗人,他只在华亭县训导。喜作艳体小诗,多而工,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著有《疑雨集》、《疑云集》等。他的诗在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国曾两度流行。近年出版的《元明清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评价其人其诗言:“元明清诗人多人学李商隐写爱情诗,以王次回成就最高。”王彦泓娶妻贺氏,与其同岁,夫妻恩爱,相敬如宾,生有一女王朗,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女词人。
  清代,王氏家族中出现了一位得到皇帝赏识、备受世人推崇的大书法家王澍。
  王澍(1666-1739),字若霖,篛林,若林,号虚舟,亦自署二泉寓居,别号竹云。官至吏部员外郎。《清史稿》卷五百三有传:康熙时以善书,特命充五经篆文馆总裁官。工书,善刻印,尤以书名。告归后益躭书,名播海内,摹古名拓殆遍,四体并工,于唐贤欧、褚两家,致力尤深。吴修《昭代尺牍小传》曰:“书入率更之室,篆书出李斯,为一代作手。晚岁眇左目,鉴定古碑刻最精,金坛良常山馆最擅名。”著有《淳化阁帖考正》、《古今法帖考》、《虚舟题跋》等。传世书迹较多。王澍是一位著名学者,其书法亦冠绝当世。晚年书法益工,远近士大夫家,以金币请者无虚日。王澍在篆书方面,有卓越的突破和贡献的。他那凝重醇古的艺术个性,被世人所称道。
  王澍的书法作品,现多为博物馆和私人竞相拍卖、收藏的珍品。
  王氏家族历经繁衍变迁,风风雨雨,涌现出了一大批名人贤士。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金坛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晨风路61号   邮编: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