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婷
人物名片:
孙国俊,金坛区植保植检站站长,他长期奋战在农业技术推广一线,耕耘在田间地头,注重推广先进植保技术。2012年以来,他带领金坛植保团队,承担农业部、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布置的新药剂、新技术试验研究20多项,为新药剂、新技术在江苏省和全国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经典语录:
我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民的艰辛有着深切的体会,能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为他们做点事,我感到非常欣慰。农民的丰收,是我最大的心愿,农民的欢笑,是我最大的幸福,只要他们需要,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他不种庄稼,却是庄稼的守护神,他不是农民,却是农民的贴心人。35年来,他脚踩泥土、孜孜以求,扎根田野、默默奉献。35年如一日,他在金坛的田间地头为家乡农业无私奉献,在植物保护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他就是区植保站站长孙国俊。
农民的贴心人
“多亏了孙站长的指导,植保药剂让我每亩省了20多块钱,不仅成本降低了,产量也稳定了,去年产出的稻都是优质米,卖的价格也好。”农户老刘欣喜地告诉记者。
提起孙国俊站长,农户们都倍感亲切,在他们心中,孙站长既是一位良师,又是一位益友。孙国俊投身于农业一线已经有35个年头。他经常利用各种机会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查,碰见农民就和他们拉家常、谈农业生产问题,为的就是能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指导。
“孙站长经常给我们展示新技术,我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什么疑难杂症,他都会热心帮助解决,在我们心里,他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农户老刘说。
庄稼的守护神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孙国俊致力于稻麦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研究,在物理防控技术上进行创新,并推广农药减量使用技术。
在一次调研中,孙国俊发现了机插水稻恶苗病、纹枯病、杂草发生危害严重的问题。于是,他带领团队试验研究了新药剂浸种、纹枯病防治适期确定和药剂配套、机插水稻封闭除草药剂的安全性和施用时间次数等技术,并及时把研究成果在大面积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减少了化学防治的次数和用药量,机插水稻2次封闭除草技术深受农户好评。“这些技术已经解决了金坛病虫害的问题,如今病虫害发生几率接近于零。”孙国俊表示。
近几年,孙国俊配合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攻关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飞虱测报技术的改进研究,每年为金坛挽回粮食损失近5万吨,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术的佼佼者
实践出真知,孙国俊经过不断摸索积累,先后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6篇论文发表于《应用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等较高影响的学术杂志,为指导长江下游流域病虫草害的测报和防治提供了基础支撑。2018年参与撰写发表SCI收录论文1篇,这是区农林局自成立以来首次发表SCI收录论文,他参与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技术规程》在大面积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