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服务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质量稳步升级、项目招引稳步推进,但短板也很明显: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低于常州市平均水平,占比尚未超越二产,离突破50%的大关还有一定差距;具有现代服务业特征的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技术服务等企业少,专业化程度和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综合连锁企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旗舰企业较少,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和较高的效益。
传统产业占据主导 结构亟需优化
从全区服务业行业结构看,传统服务业仍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区批零住餐业实现增加值54.5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15%,房地产业占比达7.6%,非营利性服务业占比达21.3%,传统服务业在我区服务业构成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是我区服务业增长的主要支撑。
而服务业投资也主要依赖于传统要素投入,创新投入占比依然不高,其中传统要素投资占全部服务业投资比重达86%。有专家指出,唯有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和高品质生活服务业才是产业结构向高端进阶的保障,才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所在。一是要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全力服务“三新一特”产业蓬勃发展和智能制造不断集聚,将其打造成为做强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二是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此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培育壮大消费市场,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使其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加快引入高质量金融、会计、投资、研发、设计、法务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我区服务业发展历程短、底子薄,长期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主体不强、融合不够等问题。列入统计的128家重点服务业企业中实现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只有26家,超5亿元的只有5家,219家规模以上批零住餐业中实现销售额超10亿元的只有5家。
而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具有现代服务业特征的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综合技术服务的企业更少,主要以技术含量较低的房地产业、租赁业、专业合作社为主,而支撑我区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科技金融、检验检测等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相当缺乏,专业化程度和整体技术水平不高。
为此,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是加快发展我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路径,随着两个加快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端企业龙头项目落户我区,他们对生产性服务业有着强烈的需求。
区发改局有关人士建议,要规划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招引高知识含量、高技术密集度和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同时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化服务企业,以此全面提升我区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
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尚为空白不同的是,随着茅山、长荡湖这两大旅游休闲集聚区的科学有序开发,我区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引进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重点旅游项目,拥有国家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1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19家,一批精品民宿逐渐兴起,去年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突破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百亿元。金坛旅游品牌在长三角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汤芳表示,文化旅游产业对产业结构转型有很大的推动效应,对消费市场有较强的培育与吸引力。我区将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战略,重点抓好载体平台建设、文旅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培育、文旅品牌塑造等方面,不断提升金坛文化旅游形象力和市场感召力。
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新业态,它的产业内部关联度强、集聚效应明显,具有资源共享、服务共享、规模经济等特点。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个整体工程,必须坚持总体规划和行动计划先行,解决布局上的“小、散、乱”等问题,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区发改局服务业科科长练龙俊表示,要重点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养老服务等产业,加快金融商务区、互联网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等特色集聚区建设,促进服务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业态创新。
目前我区服务业高端人才紧缺,尤其表现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等领域,要通过支持引进国际国内优质企业、支持本土企业加强人才建设、品牌建设、支持本土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加大对初创企业培育孵化力度等措施,全力推动服务业高端人才加速向我区集聚,推动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
陈玉婷
专家点评:
金坛区委党校教师 杨曌
当前金坛服务业的短板在于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因此未来要注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同时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往精细化、品质化方向发展。切实提升服务业综合竞争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升级版和经济增长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