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的金坛,唯一不变的是人们对食物的理解与期待。无论是守在方寸的厂区内,还是漂泊在他乡异国,张伟中始终恪守心里的声音与记忆中的味道,传承着诚意智慧,做着一道凝结着泪水、欢笑、信念与坚守的生活大餐。
张伟中和妻子在后厨处理食材
在金坛苏果超市对面有家不起眼的面馆,店面不大,只有十多张桌子,墙面上挂着金坛墨客的书法字画。在进门侧面开放式厨房里,端出的每一碗面,都凝聚了满满的诚意。
诚心迎来客
“嗨,你们好,面的味道怎么样,有什么好的建议么?”开业后,顾客吃完面,老板张伟中都会面带微笑地走过去进行回访。他拿出便签和笔,耐心地记录下每一条评价。“诚兴记”,“诚”是诚意,“兴”是高兴。店家以诚意满足食客味蕾,让食客尽兴开心,这是张伟中做面的初衷。当听到顾客说“味道不错呀,汤很好喝呢,牛肉恰到好处。”类似这样肯定时,他会双手合十作揖,表示真诚地感谢。
“开面店这件事,老父亲都不知道,姐姐知道后,格外心疼我,完全不认同这个决定,觉得我这个年纪还这样吃苦没必要,也不值得。”张伟中笑着和我们聊天,一件宽松的条纹polo衫,黑色围裙,透明塑料口罩。他语速很慢,普通话里带点儿港音。他说,自己经营的服装公司很多台湾客户来到金坛,很想吃到来自家乡牛肉面的味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经营一家港式牛肉面的面馆,除了客户,金坛的乡亲们,同样可以享受到这样的美味。
“我只要把港式牛肉面、港式茶点的理念传递给厨师,按照我的要求,他一定可以完成。事实却相反,在调料和原料处理方面,我们分歧很大,也许是觉得没有前途,厨师没做几天就‘跑’了,而完成一碗面的任务,完全是我这个门外汉的事。”“老板”突然“掌勺”,压力可想而知。经验不足和初来乍到,更需要用心和诚意补足短板。小店开业前几天,张伟中每天只能睡3小时,采购原料、处理食材、高汤熬煮、浇头烹饪。实在累了,就在后厨的椅子上趴会儿。
最美故乡人
“我的老家所在地,是现在万士新村。我是朱庄中学毕业的呢。”张伟中一脸自豪。18岁,他背上行囊离开金坛,生活的未知和艰险从来不曾淹没他远走寻梦的决心。
“18岁离开金坛跨越半个中国,去深圳、香港打拼,终于在香港服装业挣得一席之地,30多年后却脱下私人订制的西装和皮鞋,穿上蓝色布围裙和黑布鞋,走进燥热的小厨房,用心做出属于他的牛肉面。”
这是一个金坛小姑娘吃碗面后,写在朋友圈的一段话。
“看到这段话,还真的流泪了。想到种种困难,累的不行的时候,真的就快放弃的时候,是这段话,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张伟中说,家乡人的淳朴和善意,让自己分外感动,那种如涓涓细流般的鼓舞,也坚持了把面做好的决心。
“微信和朋友圈的推广,还是稍缓,因为我们很多的流程还在调试,把工艺确定为标准,需要时间。”在香港生活多年,张伟中深知,保留食材本味至关重要,五味调料从来都是点缀,分毫拿捏必须恰到好处。面好吃与否,除了浇头和汤头,还有配菜。张伟中对此很有讲究,他和妻子反复搭配试验,最终将源自老常州特色的“四喜烤麸”搬上了配菜席,丰富的口感和微甜的味道,得到了食客们的一片叫好。
的确,不论是办厂,还是做面,都是对人生梦想的极致追求。正如张伟中所言,乡音已改,初心不变,情义如一。
本报记者 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