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小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现在依旧每天要吃药来维持健康。当医生问她为什么那么坚强时,她只说了一句:“我想快点治好病去学校上学!”12岁那年,她终于踏进了学校大门,在学校,她是大家公认的热心人,不管谁有困难,她都会伸出热情之手。她,就是张婷,一个与病魔战斗了十几年的坚强少女,前不久,张婷被评为了“新时代常州好少年”称号。
张婷(中)在课堂上 韩献忠 摄
坚持就有曙光
“孩子特别懂事,一点点痛她一般不说,每次抽骨髓时,她都安慰我,我不疼,妈妈别哭。”张婷的妈妈告诉我们。
2002年,张婷出生在一个平凡普通的家庭,一家人沉浸在女儿成长的喜悦中。可天不逐人愿,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没过上几年,一纸检查报告犹如一声巨雷笼罩着这个幸福的家庭,4岁的张婷被查出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我的记忆里,最熟悉的地方是医院,闻的最多的是消毒水的气味,还有吃不完的药。”张婷说。“我想活下去!”为了战胜病魔,小张婷不得不忍受各种治疗。尽管极不喜欢医院里那股消毒水的气味和压抑的氛围,但她既不哭闹,也不抱怨。
治疗过程中张婷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与煎熬,病魔时刻威胁着她的生命。每次到医院抽骨髓体检,对张婷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挣扎。记得有一次,花了20分钟也没能抽出骨髓,那种痛远远超出了小女孩承受的范围,可张婷却一言不发,只有泪如滂沱大雨般滴在洁白的床单上,两只小手把崭新的床单给抓破了……当医生问她为何这么坚强,张婷回答说:“我想快点把病治好,可以去学校上学!”
我不能认输
“病魔就像看不见的‘敌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不记得自己吃了多少药,打了多少针,我只知道,我不能认输,就算再苦,我也没有任何犹豫。”这是张婷在日记中写下的一段话。
在张婷10岁那年,她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一间仅仅只能放下一张床的病房里,张婷找到了特别的乐趣,用废弃的材料做手工。在这样的环境下,她始终坚信:一定能走进校园,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学习。终于,张婷用她顽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12岁那年,张婷如愿以偿踏进了学校的大门。
“我一直以来都无比渴望上学,渴望在课间与同学一起欢笑一起玩闹,渴望在操场上飞驰奔跑,现在终于实现了。”张婷说。
将爱传递给更多人
生活中,张婷是个懂事孝顺的孩子,从不乱花一分钱。父母想为她多添置一些衣服,她总是笑嘻嘻地说:“不用,够穿就行。”每学期要给新书包书皮时,她也总是把往年旧的书皮再拿下来继续用。“张婷是个朴素但很有上进心的小姑娘,各方面都很优秀,还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张婷的班主任周玉华这样评价她。
社会的关爱,温暖着张婷。小小年纪的她,懂得感恩,她愿将自己的爱传递给更多人。班主任周老师还告诉我们,张婷是一位称职的语文课代表,还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们学语文的小帮手;在同学心中,她既是一位大姐姐,更是一位公益热心人,不管谁有困难,她都会伸出热情之手。遇到学习上有困难的,她会主动帮助同学;看到教室里有垃圾,她就随手打扫……在她的带动下,班里关爱集体的同学越来越多。
“张婷很乐于助人,也很有爱心,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张婷的同学说。
本报记者 孙婷 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