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片深蓝忘不了,金坛!我的名字我做主还乡文艺桥葛安荣小说《风中的轮笛》在《钟山》发表图片欣赏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071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8-27

致敬,那片深蓝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文/蒋建君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老沙眼里,为什么总噙含着泪水?那是激动的泪水,对那一片深蓝的热爱。

职业使然,我不止一次采访老沙,走进他心灵深处。2015年7月5日凌晨,指前镇东风圩漫堤,当我赶到抢险现场,洪水席卷着浪花扑面而来。

“让一让,老沙来了!”一艘橡皮艇载着受困群众,从紫云湖小区冲过来。

“老沙,你一晚没睡,先撤吧。”有人劝道。老沙抹了把脸,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顺着额头流淌下来。

“洪水在上涨,时间就是生命。”老沙不容置疑,跨上橡皮艇向前冲去,“洪水不退,军人不下火线!”

老沙叫沙五连,指前镇发生洪灾后,他组织志愿者深入抗洪抢险一线。虽年届六旬,而他依然扛着沙袋,一趟又一趟。当紫云湖小区被洪水包围,他又开着橡皮艇,一幢幢、一户户搜寻被困群众,把他们送到洮西中学安置点。

“老沙扛沙袋,肩头都磨破了。趴在他肩上,有一种踏实感和安全感。”80岁的王家村村民张小牛说,沙五连把四位老人背下楼,在关键和危难时刻体现出共产党员和军人风采。从部队退休后,沙五连住在南洲花园。1975年,他在直溪上高中,梦想是当一名空军,1976年12月夙愿以偿。他每天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用半年时间掌握了飞机发动机构造和原理。1978年,他成为一名空军军官,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洪水中吃那点苦算什么?不值一提!”沙五连打开相册,部队的一幕幕又闪现在眼前。1983年3月18日,是他终生难忘的日子。一驾飞机失事,坠毁在50公里外一处麦田,飞行员成功跳伞。当他赶到现场时,四处浓烟翻滚,飞机上的炮弹像爆米花一样乱蹦,机体残骸散落四处。为保护现场,他三天三夜风餐露宿,任凭严寒与风沙肆虐。他明白,一手托着国家财产,一手托着战友生命。1983年6月,他任飞机机械师,1986年任副中队长,1987年任中队长,1991年9月任飞机发动机主任,编写的《空中特情处置方案》被空军推广为教材。

沙五连说,1996年在戈壁滩,是他人生最大考验。11月中旬,戈壁滩气温零下30多度,哈口气会被冻住。此时,飞机出现了故障。寒风像一匹匹饿狼直扑过来,高原反应使他头重脚轻,随时要倒下的感觉。他不断给自己打气,“坚持,再坚持!”“挺住,再挺住!”当飞机试验成功的那刻,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属于那一架架飞机,属于那一片片蓝天。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梦想;每个幸福家庭,都是梦想实现的摇篮。沙五连说,中国梦是中国军人的使命担当。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他调侃道,自己是修战斗机的,名字“五连”是带“番号”的,希望女儿子承父业,因此给女儿起名时,在“沙”上加了个草字头,希望她长大后博击祖国的蓝天。如今,女儿沙莎考取军校,成为一名空军战士,父女两代翱翔蓝天的故事成为一种美谈。

“金坛融入常州主城区,滨湖新城快速崛起,沿江城际铁路开工建设,作为军休干部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沙五连说,他们身退心更红,经常走进学校和社区开展文明志愿活动,进行革命传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和社区孤寡老人结对帮扶。

致敬,蓝天卫士!致敬,那片深蓝!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金坛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晨风路61号   邮编: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