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志愿者,我们的每一场表演,付出的是才艺,收获的是群众的‘笑’,村民笑了,我们所有的辛苦,都值!”仙姑村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者,72岁的张息林笑着展示着手机里节目表演的各种视频,在他看来,文明要通过文化大餐奉送给群众,口味和质感,要满足群众“口味”。
老张觉得,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文化生活还不丰富,凭借自己多年蓄积的文艺底子,他与40多位文艺爱好者,组建了“乡音普法文艺宣传队”,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寓教于乐。
如今的仙姑,成了文艺宣传队的小战场,尽管每场演出都分文不取,但文艺爱好者们依然非常卖力。一到周末,村民们都聚集过来观看,经常乐得哈哈大笑。经过长时间的摸索,老张发现,改编身边真人真事的节目,更加受到群众的喜爱,也更有感染力。于是,他时时处处留意搜集素材,特别是收集那些金坛本地及周边的案例,将它们自编自导成小品、锡剧、三句半等节目。如小品《家和万事兴》《谨防理财诈骗》,舞蹈《走进新时代》《实现中国梦》《好日子》等节目,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试点挂牌以来,仙姑村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利用现有资源,还组织、对接了乡村过大年、民俗文化宣传等一系列相关活动,极大提升了文明实践站效应,更是增加了村民对过年过节的感观,摒弃了过去铺张过节、流连牌桌的旧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