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欢
“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我想当兵,我渴望战斗。”1993年,高中毕业后的潘一炳在常州一家齿轮生产企业里做车床工,2个月的车间生活,19岁的他,双手变的像板刷一样粗糙,浑身沾满灰渍、油渍,嘈杂和枯燥的生活,让潘一炳更加坚定了当兵的信念。
3个月瘦了18斤
1993年12月,潘一炳如愿加入了海军38901部队。部队地处湛江,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闷热的夏季,火辣辣的骄阳下站军姿,很多战友体力不支直接晕倒了,潘一炳咬紧牙关,硬挺了过来。3个月,他的体重从145斤变成127斤,身上原本松垮的肉,变得硬实有力。比起“辛苦”二字,他更愿意用“充实”表述自己在新兵连的日子。每天都是内务、纪律、队列“三大条令”。
入伍4年,潘一炳只回了1次家,但每个月都会给家里写信,告诉家人,自己在部队的状态很棒。当时留队的士兵很少,考虑到年迈的父母,潘一炳有些无奈地选择了离开部队。
退伍后的潘一炳,去上海干过保安,在金坛气站做过加气员。说不上为什么,他总觉得千篇一律的重复劳动不适合自己,内心里更渴望用知识和才干吃饱饭。
16年的村“账房”
“建春村,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太熟悉了,这里的父老乡亲都是看着我长大的。”1998年9月,经济薄弱村——旭红村正在进行支部改选,作为年轻党员的潘一炳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农村建设大军,从民兵营长开始,做过治保主任,负责过征兵工作,发过植保治虫传单,也干过迎检引路员,村里的琐事,他全部干了个遍。
“农村农民,最关注的,还是‘钱’,让他们看到钱怎么来的,怎么花的,就是我后来的工作。”刚被安排做村会计时,潘一炳心里打鼓了好几天,恰好金坛农工办组织村会计进行脱产培训,这是个提升实力的好机会,50多天的分段脱产学习,潘一炳疯狂地看书备考,课堂笔记一字不落,最终顺利拿到了会计证、统计证,随着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农村账目设置更加细化健全,但管账的16年里,潘一炳一板一眼完成了所有的财务工作。
农村是基层干部锻炼的熔炉,近20年的摸爬滚打,潘一炳已经对整个农业生产、物候节气、农田水利、村庄环境整治等工作如数家珍。
从运动员到裁判员
“书记,这个方案您看下。”“书记,垃圾桶我们这边怎么还没发到位。”一上午,来找潘一炳的村民一个接一个,看资料,做了解,打电话,做记录,潘一炳忙得水都没来得及喝”。
“垃圾分类,怎么分类,怎么处理,他和几个村干部都上门和我们讲解,我们能听懂,也很愿意参与。”在65岁的村民刘庆华眼中,潘一炳很正直,说话实在,村民们很喜欢听他指导工作,就像家里人一样,聊聊家常,如果只是简单地对照宣传册看看,有的老村民老花眼,字也看不清,所以很多基层工作,潘一炳都是带着干部们齐上阵。当前,指前镇作为全区乡镇垃圾分类的试点,建春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启动,整个面对面宣传工作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2016年4月,潘一炳正式接手建春村的总盘子,从运动员到指挥员,他花了很多时间思考、学习、实践,曾经在军营里对着月光一夜无眠的少年早已年过不惑,额头上有了皱纹,皮肤晒的黝黑,但村里的环境整治、土地流转、垃圾分类等每一项工作在他的带领下,都在扎实地推进,且成效显著。
“现在是村书记,在心里,自己永远是个兵。”谈起未来,潘一炳表示,建春村将借助国家级稻麦种植基地的创建,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村班子成员一起,为新农村发展添砖加瓦,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