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近年来,我区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区人民群众源自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从长荡湖水源地建设到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从各项民生工程落地到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我们切实感受到了金坛生态环境的变化,那是可喜的变化,是值得赞美的变化。”8月,多数市民微信朋友圈晒出了“金坛蓝”图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人们希望安居、乐业、增收,也希望天蓝、地绿、水净,建设生态文明始终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打响,全区上下坚持强化源头防治,狠抓执法监管,天蓝地绿水清的“金坛颜值”逐步呈现。今年,全区4个省考“水十条”断面中有3个稳定达标,平均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有2个。全区PM2.5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6.0%。农村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高压监管态势形成了强效治污局势。近年来,我区始终将“双随机”抽查作为污染源日常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组织对区域内重点污染源、重点行业企业开展了日常监督检查,高效使用移动执法系统,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做到标准执法、快捷留痕。实行“白+黑”“5+2”工作模式,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现场监察1700余厂次,其中节假日、夜间检查300余厂次。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我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花大力气、下大精力破解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问题等民生之患,顺利实现了全区两个加快和生态环境建设协同共进。
好环境才能引来好项目,才能为经济发展兜底护航。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快项目审批和验收,简化办事流程,深化放管服措施,不断提升环评审批满意度。借助环境应急、环境风险评估平台和污染防治技术专家库,引导企业由污染的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转变。对总量控制指标、污染治理、环境影响评价等有关环保技术问题,超前介入主动指导,为重点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截至目前,全区共受理办结各类审批服务事项243件,其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3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30件,项目总投资约196.2亿元,行政审批受理办结率100%。
“经济发展好,生态环境好,就是最大的民生福祉。”守护碧水蓝天,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久久为功,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积小胜为大胜,一张蓝图干到底。
新时代,我区将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着力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推动解决群众关切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
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