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产品装进知名调味品的包装袋,摇身一变就成了“太太乐”“李锦记”“家乐”等众多知名品牌的调味品。近日,金坛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李某、胡某等14名被告人提起公诉。12月11日,该案被公安部列为聚焦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民生领域的“昆仑”行动首批挂牌督办案件。
去年11月,金坛某餐馆老板从名为“好运来调味品批发”的某网店购买了一箱太太乐鸡精、一箱家乐调味料,总价200元。到货使用后,老板怀疑这些调味料是假冒的,遂向警方报案。民警迅速展开侦查,确认这批调味品确系假冒伪劣产品,该网店存在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鸡精、调味品的行为。最终确定:该网店实际经营者为泰州的姚某和范某,其销售的调味品来源于天津的李某。
经查,去年以来,胡某等人在天津、泰州等地,使用他人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组装生产假冒“太太乐”“李锦记”“雀巢”“家乐”等知名品牌的调味品,销售给李某。李某通过河北和江苏的物流网点运输,将调味品交付给网店经营者姚某等人。姚某等人则通过网店将假冒调味品销往上海、南京等十余个省市。其中,李某涉案金额170多万元、胡某涉案金额130多万元,其他犯罪嫌疑人的涉案金额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
该案地跨全国十余个省市,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完整犯罪链条,涉案价值高达550多万元。金坛区检察院受理该案后高度重视,在侦查阶段便提前介入,严把事实关、证据关和入罪标准,指导公安机关注意全面收集生产者的制假过程、运输者帮助运输的主观明知等证据,最终形成了对5名生产者、2名物流运输人员、7名销售者的全方位打击。同时,金坛区检察院积极履职,认真听取被侵权企业的意见,告知被侵权企业享有的诉讼权利,及时提供证明侵权事实的相关证据材料,为企业维权提供便利。
今年以来,该院深入企业走访调研问需,建立检企对话交流机制,深化细化优化司法供给,发放《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检察院法治教育宣讲菜单》等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为辖区企业提供涉企犯罪预防讲座和法律咨询服务30余次,邀请民营企业家参加检察开放活动20余人次,“菜单式”和“零距离”的精准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摘自《常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