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以来,我区上下万众一心、不畏艰险、奋然逆行,发生了许多平凡而感人的故事,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别样的生日
“丁奶奶,生日快乐。”家住西城街道九洲里小区的丁奶奶这天乐坏了,一早社区就送来了生日蛋糕、长寿面和八宝粥、饼干等生日礼物。
“你们这些乖乖,怎么知道我生日的?”丁奶奶诧异道。
“您忘啦,居家隔离那天,我们登记时知道的。”志愿者小赵说。
“本以为自己吃点面条就算过生日了,想不到还能吃上蛋糕,真是太高兴了。”丁奶奶说,“你们平时隔三叉五送菜来,我怎么好意思。”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小赵说。
“过了疫情,请你们到屋里坐坐。”丁奶奶说,虽然独居但有社区关心,一点也不感到孤独。
“把蛋糕放桌上,点上蜡烛,然后许个心愿吧。”志愿者提醒她。
“祝您生日快乐!”志愿者们在门口唱起生日歌。
“但愿疫情早日过去,我也好与老姐妹们一道跳广场舞。”丁奶奶感慨道。2月20日是她73岁生日,社区提前订好蛋糕,组织志愿者一早送上门,特殊时期给她过了一个别样的生日。
九洲里社区是全区重要安置小区之一,以65周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在对老年人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社区每天进行随访、清理生活垃圾、购买生活用品等,并推出社区高龄老人援助服务,为他们提供在线政策咨询、就医指导等服务。结合“十户联防、邻里守望”,社区召集38名楼栋长及20多名志愿者,对年龄较大的独居老人,每天组织人员上门两次,进行体温测量和心理安慰,睡前与他们通电话、拉家常,消除他们的孤独、焦虑、恐慌情绪,真正做到隔离不隔爱。
蒋建君 施可慧
抗击疫情 老有所为
杨云龙和老伴住在朱林镇龙溪村委王家墩,他今年已满80周岁,在村里是个德高望重的人。1月29日以来,老杨带领同村群众在王家墩设卡口,带头进行卡口值守。
就在值守的第二天,一名在王家墩租房的外地人返回,老杨拦了下来。此人想硬闯,警觉性高的老杨立即联系村委会,经过询问得知其在朱林园区上班,春节回家后发现疫情形势严峻,从四川坐高铁返回常州。村干部前期摸排中发现,四川出发回常州,武汉是必停点。经过沟通协调,最终将他送到企业进行隔离。
早期值守,王家墩卡口是晚上10点结束,但发现有人趁夜晚悄悄溜进村子,大家又商量决定24小时值守。老杨也将自己排在夜班,村民考虑他年纪大,他底气十足地说:“防控本就是大家的事,我岁数是大了点,但干起农活来也不输给别人。”深夜,村书记到各卡口检查,发现老杨在三轮车的后面斜靠着,身子下面就垫了草把子,身上盖着塑料彩条布遮寒。书记沉默了好久满脸心疼:“您受累了。”老杨笑道:“不累,也不是什么力气活,反正年纪大了觉也少。” 朱林宣 蒋建君
“疫”中管家 贴心保姆
“崔管家,给我一只口罩。”“崔保姆,我领一副手套。”“崔姐,帮我量一下体温。”……
早上七点上班,晚上十点回家,崔红玉整天忙得像陀螺。疫情防控,从走街串巷、入户摸排、防疫宣传,总少不了她。防疫物资从进货、社会捐助再到领用,她不敢有丝毫懈怠,必须做到账物相符。
“现在所有药店的口罩都脱货了,你刚动完手术不久,就别跑了。”防疫之初,虹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徐小珍对她说。而崔红玉认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疫情防控离不开口罩,她拖着还未完全康复的身体,跑遍了金坛城区每一个药店。作为虹桥社区报账员,崔红玉在做好疫情信息上报的同时,抽出时间去购买消毒液、体温枪、口罩等防疫物资,为社区防疫提供了后勤保障。
“丫头,妈每天这么晚回家,总影响你睡觉,你不如跟我到社区做志愿者。”崔红玉早出晚归,索性把女儿拉到了社区,帮忙汇总信息。大年初一以来,她除了挨家挨户摸排,核实外出返坛人员信息,还做好网格数据整理和上报。虹桥是老小区,没有电梯。她就一层层爬,一户户调查登记,与同事们累计摸排5234户,签订承诺书4323户,上门张贴“未遇通知单”631户。
崔红玉说:“虽然我不是党员,但要和党员一样义无反顾迈上征程和挺身在前。”
王晨 蒋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