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位于我区的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开工建设,图为效果图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瞄准高水平,全力抓发展、加快补短板、强化保障力。“十三五”以来,在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位居苏南44个县市区前列的同时,我区各项社会事业也齐头并进,走出了一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金坛实践之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3—2019年,我区新增学校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共组建17个教育集团,名校、优质校的引领辐射功能明显放大,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均衡发展问题得到逐步解决。6月28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开工启动仪式在金坛长荡湖畔举行,预计2023年秋学期建成投用,规划入驻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人,实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必将有力提升我区乃至常州城市品位、人文素质和产业能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从弱处攻坚,向短处发力。“十三五”以来,我区在为民办实事上从未止步,从交通、医疗再到居住环境改善,在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道路上,我区一个都没有掉队。
两年来,我区完成60个老旧小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工程。在大力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我区着力补齐交通短板,金武快速路、钱资湖大道、茅山旅游大道等一大批高标准、高等级的交通道路相继建成,随着南沿江城际铁路的快速有序推进,内畅外达的交通大格局在我区已经基本形成。
交通大格局的形成让出行更加便捷,金坛旅游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95年,金坛旅游总收入为1亿多元;2019年,金坛旅游总收入141亿元,接待游客达1165万人次。
补短板,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而生态环境是高水平全面小康中不可或缺的重点。今年6月,我区因为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及生态建设成效明显而获得省政府点名表扬。
2019年,金坛智能化渔场开工建设,通过打造生态化、信息化、集约化渔场,赋予传统水产养殖业新的内涵。绿色转型的背后,是我区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更加均衡、协调、可持续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决心。
高水平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难在“全面”。这个“全面”,既要城市繁荣,又要乡村振兴。今年5月底,薛埠镇君秀家庭农场的120多亩蓝莓成熟后,迎来了采摘高峰。依托“旅游+乡村+果企”的发展模式,农场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富了农民的钱袋子。如今,我区“三农”发展已摆脱了底子薄、积累少的局面。1949年,金坛农业总产值5643万元;201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近69亿元;2019年,金坛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4932元、28701元。
经过多年持续努力,2019年我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实现程度在全省被纳入监测的63个县(市、区)中排名第7位。随着两个加快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发展红利,我区民生水平持续改善,群众获得的实惠也越来越多。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