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暑期高温,溺水事件也进入易发期和高发期,每一起溺水事故的发生,都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那么,溺水如何防范?全社会如何齐抓共管?成为本期我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因游泳、戏水、失足等水上活动引起的溺水风险也在增大。而野泳是导致溺水事故发生悲剧的重要原因,现实中由野泳导致的溺水悲剧时有发生。
7月31日—8月2日的三天时间里,仅常州市就发生了2起溺亡悲剧,死亡3人,其中2人是青少年。
8月5日,直溪镇迪庄村发生鱼塘嬉戏,导致2人不幸遇难。
频发的溺水事件,令人痛心的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防溺水的警钟:怎样才能填补夏季水域安全的“黑洞”,编织出一张有效的夏季安全防护网?
野泳危险 有人却不以为然
我区钱资湖等公共水域是市民们夏日纳凉的好去处,也成了一些喜欢野泳爱好者们常去的地方,在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随之也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
8月6日,记者在钱资湖边看到,一些家长正带着孩子沿着岸边散步。大部分家长都会拉住孩子,不让他们下到水边嬉戏。也有家长不是很在意,表示这是在岸边,水位较浅,加之孩子会游泳,只要离岸边不太远就没关系。
钱资湖是禁止游泳垂钓的水域,记者注意到在岸边易下水区域都树立了严禁游泳和垂钓的警示牌,在钱资湖公园内的走道上,也时不时有工作人员进行巡逻,提醒市民游玩时不要下到河里嬉戏、游泳。
即使岸边设置了多个“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的警示牌,却有不少市民熟视无睹,不以为然,以身试险。一位野泳爱好者表示:“这里是天然水,水质干净清澈见底,在这里游泳很舒服。我基本上天天游,下雨也不例外。”但对于野泳的安全问题,爱好者们则一笑避而不谈。
管理人员劝离遭“冷遇”
钱资湖公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对钱资湖水域周围进行巡逻,“发现有野泳的情况,我们会立即进行劝离,提醒他们在这个区域游泳存在安全隐患,对于不听劝导的市民,就只能报警了。”但是,即便是警方来了,也只能进行劝离,无法采取进一步的处罚措施。
事实上,钱资湖水域宽广,水底温度较低。今年受汛期影响,钱资湖的水位较往年同期偏高,湖底的情况更为复杂,随意下湖很容易发生意外。“温差一高,人容易发生抽筋的情况,也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正常的野泳一般是一人或两人出行,一旦发生安全隐患时,没有人能够及时救援。”区园林管理中心公园管理科副科长蒋佳告诉记者。
遇溺水者要见义“智”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区溺水事故更多地会发生在农村。蓝天救援队队长何云表示,这些地区往往缺乏泳池等设施,但是水库、河、湖则相对较多,加上不少家长无暇看管孩子,假期空余时间多,孩子瞒着家人结对去水边玩闹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不了解水库、河流的地势情况及无成人看护,危险往往容易不期而至。
那么应该如何做,才能有效避免溺水事故发生?遇到有人落水时,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是正确的施救方式?“夏季预防溺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到野外水域游泳,一旦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援。”何云介绍,遇到有人落水,一再强调就是要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岸边利用一些工具,如长的树棍、竹竿让落水人员抓住。也可以利用我们身上的衣物,或者可以漂浮起来的物体,去抛给落水人员。
避免溺水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下水。从专业救援角度而言,一旦发现有人落水,应第一时间报警寻求援助。李蕾
记者短评
夏季安全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要清醒认识到野泳的安全隐患,真正了解野泳是有生命危险的行为,学校、家长和社会要共同参与、协同配合。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要承担起监护责任,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准确掌握孩子行踪,加强对孩子的生命教育,让他们养成远离危险的意识;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广泛宣传暑期安全知识,引导广大学生珍惜生命,远离危险。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课程中可增加如何防止溺水的常识和急救知识,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演练,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位了,才能守住野泳的冲动,从根源上避免野泳溺水悲剧。
各相关职能部门风险防控要落地。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安全隐患治理,完善安全防护设施,危险水域警示牌要醒目,加强日常巡查,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妥善做好应急处置。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样化、健康的游泳场所,并认真制定出台相应制度和处罚机制。
总之,只有社会、家庭、学校同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为学生的暑期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保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