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凤 李晓夏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面对中国减贫事业即将开启的新征程,培育生成正向、健康,且为世界人民“读得懂、能接受、可借鉴”的扶贫话语体系,作为今后我国加强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一、目标与途径的双向促进
扶贫话语体系的构建,是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的重要途径。构建中国扶贫话语体系,需要梳理好中国扶贫事业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用好对外传播的平台及方法。同时,要打造国际化表达方式,将中国扶贫经验与故事的表述,完善为国际社会易于理解、接受和传播的话语方式,引导国际社会对中国扶贫事业形成正向理解,从而达到展示中国立场、传播中国智慧的目标。
中国扶贫故事讲得好,可以反向促进中国扶贫话语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中国扶贫故事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色,但如若在话语表达中一味地将某些核心概念直接翻译,则极易造成传播效果不达标,甚至是跑偏的情况;又或是按照意译的标准完成话语转述,相同概念范畴内的词汇重复出现,外国人更是难以分辨。综上种种,对外扶贫话语体系的构建应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适时调整的精进过程,必须伴随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将中国扶贫故事推向国际热点话题,助推中国扶贫成绩赢得国际认可。
二、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的认知统感
扶贫话语体系的构建要深入国内一线,从人民群众中寻找具有代表性的话语主体、从基层工作中提炼深刻的故事线索,补给对外扶贫话语传播的内容源泉。简单的话语堆砌也不能深入人心,只有躬身入局,通过更为丰富的素材、更为生动的语言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扶贫故事传播的特有效果。中国扶贫话语体系要独具特色,就必须善于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内部视角丈量脱贫攻坚的深层动力,形成扶贫话语“讲出去”的自信,并培育更多积极传播中国扶贫故事的讲述人。
对外扶贫话语体系的构建要扩展国外视角,捕捉国际话语流行发展趋势,击碎中国扶贫故事传播的认知壁垒。中国脱贫攻坚的推进在国际上备受关注,也吸引了西方政界、学界、媒体等多领域不同程度的聚焦。而蕴含在热点聚焦背后的,是西方社会对中国扶贫事业,乃至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关注。我们要加大对国际流行话语体系的研究力度,正确认识由于意识形态、政治文化等不同造成的话语分歧,从中找到破解传播壁垒的本质,推动中国扶贫故事传播,矫正以往国际传播过程中的片面认知。另外,对外扶贫话语体系要探索国际社会认可的表述形式,借助话语传播的力量阐明中国减贫取得的伟大成就。话语传播过程中,要正确面对国际社会的反馈和质疑,将消除质疑与深入传播作为建立认同的关键目标。
三、“言”与“行”的实践统筹
始终将“对外扶贫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传播”和“国内减贫事业的推进”统筹到实践中,实现言行统一。一方面,在扶贫话语的对外传播中主动出击,提炼扶贫话语的精神内核,用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扶贫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在未来国内减贫事业进入长期存在的相对贫困阶段后,对外扶贫话语体系的组成要适时调整,不断总结和阐明中国贫困治理经验与内生动力之所在,并与持续推动减贫事业的前进共同发力,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合理性。注重“对外扶贫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传播”和“国内减贫事业的推进”这两个方面的持续创新,让说与做、言与行都统一在每一个伟大的中国扶贫故事中。
链接扶贫故事的“文本话语”与“实践话语”,构建更为完整的对外扶贫话语体系。讲述让人能读懂的中国扶贫故事,不仅要形成中国特色扶贫话语的主体风格,更要摒弃或华而不实、或主观臆想的话语输出,脚踏实地地采样、收录、加工、传播。正如脱贫攻坚中用脚步丈量土地的扶贫工作人员一样,中国扶贫话语的生成也应该抛开通知、报告上的僵硬数字,去到一线提炼凝聚中国智慧的扶贫话语、收集直击人类心灵的生动脱贫故事,发出独具特色、生动自信的中国声音。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全球同时面临疫情防控和本国发展的双重考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国际舆论舞台上讲好中国扶贫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运用话语的力量抢夺国际发展的主动权至关重要。此时,我们应自信满满、声音洪亮地向世界喊出中国声音。
(8月25日《光明理论》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