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殡葬管理条例》要求,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围绕“放管服”,大力推进殡葬服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积极探索了“1+4+N”服务举措,打造殡葬改革的“金坛模式”,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和支持。
“1”,即打造一个服务平台
殡葬改革,设施建设是重点。金坛区政府结合城市整体规划,按照“全国领先,江苏一流”的总体定位,投资4.5亿元(殡仪馆主体建设近2亿元),建设了全新的现代化殡仪服务中心——金坛福泰园。建筑面积26142.39平方米,并于2019年6月10日建成投运。福泰园在建筑设计上,将现代建筑与传统元素相融合,给人以庄严开阔的印象;在景观设计上,把园林景观融入其中,透露出独特的匠心构造;在功能设置上,实现了合理布局、全程智能管理。
“4”,即“四措并举”环环相扣
一流的殡仪馆不仅要有一流的设施,更需要一流的服务。为此,金坛通过四项举措,全面加快了殡葬领域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接运规范化。针对非法车辆漫天要价、服务低劣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公开招标授权专业公司全权负责,统一购买了14辆殡仪专用车辆进行接运,运输费用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直接与中标公司结算,对群众实施免费服务,从源头上切断非法运尸。
二是服务品牌化。提高殡葬服务水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更体现社会人文关怀。引进了全国首家殡仪上市公司——上海福寿园殡仪服务有限公司入驻,改变了过去只提供场所不提供服务的局面,引导和培育当地更快地形成文明现代、节约环保的治丧模式。彻底改变了馆区八音吹奏和乱放礼炮的现象,为群众创造了一个安静、肃穆、时尚的治丧环境。
三是食宿酒店化。馆内餐饮住宿委托专业公司采取酒店化管理,有效解决群众在治丧过程中用餐和住宿的困难,实现了安全卫生和优质价廉的有机结合。
四是安葬生态化。按照“不占地、少占地”的要求,建设了金坛人文纪念公园——全生态安葬墓区,配套建设了5500平方米的公益性寄存,同时要求镇(街道)的每一个公墓必须建设生态墓区,积极引导群众实施生态殡葬。目前,群众对生态节地安葬的选择呈现了良好势头。
“N”,即出台若干配套政策,助推新一轮殡葬改革落地生效。
及时出台了各种殡葬惠民奖补政策。近年来,先后出台了推行文明绿色生态殡葬资金扶持办法、(对选择节地生态葬的群众给予1000至2000元的奖补);免除享受接运费惠及集中守灵的丧户173户。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支撑,确保了新一轮殡葬改革有效推进。
同时全面开展了违规建设殡葬设施排查整治工作,2019年以来共整治超规格4388套,没有发生新建超规格现象。同时坚持问题导向,以殡葬领域专项整治为契机,全面开展“拉网式”排查。针对墓穴销售价格不透明问题。对全区公益性公墓核价进行了统一培训,目前,各公墓墓穴售价均已经过物价部门审批并公示上墙。对辖区内6家公益性公墓完善了批复手续,针对诱导消费、损害群众利益、噪音扰民、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了重点整治,扰民现象得到了有效管控。
殡葬改革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金坛区殡葬改革措施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精准对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把深化殡葬改革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相结合,真正做到逝者安息、生者减负、移风易俗的目的,打造了殡葬改革的“金坛模式”。(金坛区老区开发促进会、社会事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