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胜社区,他将社区发展之责担在肩上,将群众所期所盼放在心上,带领社区脱贫致富谋发展。现在社区居民腰包鼓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他认为这是他最幸福快乐的事。
中秋节前为社区老人送温暖
王月平走进社区居民,了解民情民意
发展经济,让社区多元化发展
2010年,王月平来到华胜社区主持工作,刚走上新岗位的第一天,他了解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华胜社区地处金坛经济开发区东侧,有自己的工业园区。可由于前期管理不到位、企业欠缴房租等因素,社区背负了400多万元的债务,还拖欠了4个村组40余万元的村民分配款。他说:“当时特别发愁,居民怨气也挺大,但我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干出个成绩,给社区居民一个交代。”
面对社区的巨大债务,王月平没有退缩。他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重要抓手,并结合实际,把“内部挖潜、外部拓展”作为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的重要手段。经过一番调研,王月平清查资产、资源、资金,做到心中有账,管理有据。同时,不断优化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环境,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进行开源节流,减少社区不必要的开支,同时,整合社区现有厂房,重新发包给优质企业,不仅获得租金收入,还带动了社区人员就业。在此基础上,王月平还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通过土地收储,社区也获得了一部分资金收入。
2012年年底,华胜社区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扭亏为盈,各项经济指标逐年上涨。
社区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促进了区域群众共同富裕、和谐发展,不仅解决了社区劳动力的就业,还为周边及社会解决就业1000余人,辐射带动了周边发展。2018年,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38万元。
精准扶贫,让社区温馨宜人
社区集体经济有了起色,但王月平还有个烦心事。社区内有几位精神障碍患者,他们没有工作,需要家人专门照顾,无形间增加了家庭负担。针对社区内精神障碍患者、智力和肢体残疾人的监护难、就业难、回归社会难等现实问题,2015年,华胜社区设立了金馨家园辅助就业站,专门用于特殊人群的就业安置。
在金馨家园内,“在这里有事做,有钱赚,感觉生活也有了奔头。”正在剪线头的小蒋说,今年36岁的她患有精神障碍,从金馨家园成立之初就来工作了,已经在这待了五年多。“我们在这里做钻石画、剪线头、糊纸盒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很开心。”
据了解,这些特殊人群在金馨家园每人每月可以有1000多元的收入,每天可以享受10块钱的免费午餐,社区还为他们缴纳了养老、医疗保险。王月平说:“这些特殊群体有了收入,实现了自身价值,很有成就感,也减轻了家庭负担,他们家人可以放心出去工作,增加家庭收入。更是从源头上减少了邻里间矛盾纠纷,社区人员不用再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去调解纠纷,可以专心发展社区经济。”
通过引导、倡导社区居民给予特殊人群关心、爱心,使得社区内争做好人、抢做好事的文明新风蔚然兴起,社区内的正能量不断集聚,更是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纠纷。
怀着为政府分忧,为社区解难,为居民服务的情感,王月平面向弱势群体,长期开展各类救助服务,依托慈善超市,开展了发放粮油、衣服、生活用品、节日送温暖等一系列爱心救助活动,帮扶困难家庭。
解决难题,让居民拥有好生活
每天忙完手头的工作,王月平总会到广场上走一走。他告诉记者,在办公室里待的时间越长,他就感觉自己离居民越远。他说:“如果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群众情况我就摸不准。平时多走进群众,才能更了解整个社区经济状况、家庭状况,才能更好地思考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百姓致富。”
辖区内很多小区都是拆迁安置小区,通过跟社区居民沟通,王月平了解到一些中老年人没有田种赋闲在家,如何让他们有事可做,是王月平最操心的事。他积极与申远人力公司对接,把社区内没有稳定工作的一批五六十岁居民,介绍去离家不远的公司工作。居民王先生找到了一份保安工作,现在每个月工资2000多元,他很满意。王先生表示:“现在每天有事可做,还有一份稳定收入,可以改善生活,并减少儿女们的负担。”
为破解社区自治难题,王月平在社区成立了爱心公益组织——“红色帮帮团”,下设问题收集团、法律援助团、环境巡查团等10支团队近1千名成员,利用各自资源、专长和技能,力所能及地为社区群众提供各类无偿服务和低偿服务。自成立以来,就收到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建议和求助服务600余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红色帮帮团”的成员们主动出击进行处理处置的。通过这些举措,社区从脏乱差变得洁净美,小区治安环境变好了,居民们对社区有了归属感,居民幸福指数获得感得到了提升。
华胜社区小康路上有了党委书记王月平等一班人的带头,社区居民生活更有盼头,未来更有希望。余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