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民,要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他们代表农业农村的未来。近年来,我区种粮大户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以农技提升为抓手,不断推陈出新,务实进取。作为指前镇的种粮大户,王三喜正不断成长,阔步更广阔的市场!
王三喜(左)进行农机检修
今年57岁的王三喜是指前镇芦溪村有名的种粮大户,拥有30多年的种田经验,很多人问他:三喜三喜,究竟哪三喜?他眯着眼睛,黝黑的脸上漾起憨憨的笑意,说:“衣食丰足,儿孙识礼,万谷归仓。”
盘子越来越大
“没有别的手艺,就种种地吧,手里有粮,温饱应该不愁。”从90年代开始耕种水稻,王三喜几乎从未想过改行,也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间生活。和如今规模化种植不同,原先的散户种粮技术差、成本高、亩产低,许多农民不愿荒废在田间地头,都选择了进厂打工。
王三喜回忆起过去的种粮岁月,仍印象深刻。“水稻只有60元一担,再除去农药化肥成本、农业税,每年种粮收益基本维持家庭开支,就连当时儿子王刚上小学的学费都是先向乡邻借账,等从粮站结到钱再还上。”
“我们种别人家的田,最初每亩一年给100斤大米,发展到每亩一年300元。”渐渐地,流转到王三喜手上的田越积越多,2012年首次突破100亩,如今他已承包了550亩田。
技术越来越好
田越来越多,农活也越来越重,王三喜认为:如今农业政策好,种好田也是条出路。于是,他给从学校毕业后在上海做焊工的儿子打电话,让他回家“种田”。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前景瞻望,王刚最终选择了和父亲一起种好田、管好地。
“儿子从修拖拉机开始,就跟着我慢慢琢磨。农机学校只要开课,我们就轮流去学去看去听。”王三喜说,种田是手艺活,吃的是技术饭,技术比黄金重要。农业技术培训课程涵盖了育秧、植保、收割等,课程非常实用,完全贴合地头需要,不用担心跟不上、听不懂。
在王三喜的带领下,王刚很快通过了农机手的各项考试,成为了三喜的好帮手。小到有机肥的用量,大到农忙时收割机的调度,王刚游刃有余。火热的7月,王刚带着农具在烈日下巡田,黄豆大的汗珠挂在脸上,浑身晒成了黑炭,却从不抱怨。
口袋越来越鼓
2016年初夏,因持续多日大暴雨,王三喜刚种下的水稻秧苗泡在水里十多天,半年的心血近乎泡汤,亏损金额达8万元。幸好当时种粮大户都买了农业险,获得了每亩250元的补偿。
“一开始因为亏损,很是灰心。种粮是靠天吃饭的行当,但后来政府在防洪抗旱上做了很多实事,是我们大户的坚强后盾。”除了靠粮食种植获得收益,王三喜利用农机补贴购置农机,也打开了致富的第二条渠道,帮助散户进行作业获得收益。
随着种植水平的不断提升,去年王三喜种植的水稻平均产量1400斤一亩、小麦650斤一亩,今年小麦产量达750斤一亩。在种植面积上,王三喜从不“贪多”,1000亩是他的种植极限。如今,他以“订单式”水稻销售为主,未来将沿着大米的生产加工销售开展一条龙业务。
今年,王三喜开辟了一部分农业试验田,按照不同的种植模式、植保模式进行水稻种植实验,通过精准化的流程控制,打造高效、高产的种粮“秘笈”,这对政策春风下的王三喜来说,是绝好的机遇:成本少了,产量高了,收益多了,口袋鼓了,生活自然更富足,更喜悦。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