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桂香满城。位于金坛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内、占地27.5平方公里的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于日前隆重开园,成为中德合作又一闪亮新坐标。
“建设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是常州市委市政府赋予金坛的重大使命,也是金坛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区委书记狄志强表示。
作为继太仓之后省内又一德资企业集聚地,金坛在德国企业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攀升。“德国工业4.0(金坛)制造基地”、全省第一批“江苏省国际合作园区”,已引进德语区企业33家,总投资超6亿欧元。
该产业园的顺利投运是我区深化对德合作的一项崭新成果,也是我区对标德国、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德企集聚金坛新高地的发展历程
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起步于10年前金坛本土民营企业江苏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世界第三的机床制造商德国埃马克50%股权,次年在金坛设立埃马克(中国)机械有限公司,由此推动了我区与德国企业界的交流、合作。
德国以制造业发达著称,汽车产业、精益制造闻名世界,在全球率先提出“工业4.0”战略。近年来,我区集聚了一大批“三新一特”产业企业,需要更多优质配套企业以延伸、扩大产业链。德企,在这一创新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围绕“扩大经济开放度、推动发展高质量”工作主题,我区主动把握中德深化合作趋势,借船出海,以点带面,扩大成果,对德合作的成效和特色不断彰显。
2017年3月,我区自主规划、启动建设中德(金坛)创新产业园,充分吸收太仓、昆山等地区经验,计划通过引进更多的德国乃至欧洲中小型企业,打造集产业发展、研发孵化、企业办公、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中小企业合作园区和精品园区,初步构建了以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金坛”到“常州”的内涵升格
在省、市关心支持下,中德(金坛)创新产业园不久前升格为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面积扩至27.5平方公里,并上升为常州市重点发展战略,突出“科技+制造”,打造长三角德资企业集聚新高地、中德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示范区。
据金坛经济开发区负责人介绍,从“金坛”到“常州”的变化传递出三层含义:
载体升格,产业园从金坛区级对德经贸合作平台跃升为常州市级对德经贸合作平台,被寄予更大发展使命和责任;面积扩大,从原先规划的4.8平方公里扩大到金坛经济开发区整个核心区27.5平方公里,目前扩容后的规划编制的中间成果已经完成;功能提升,从原来作为我区单一对德招商项目载体,转变为对德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综合性载体,并承担常州大市范围内对德交流成果展示及商务合作功能。
来自两国政府、企业层面的支持、实推,令合作更加行稳致远:2012年,金坛经济开发区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牵手合作;2017年、2018年,我区先后两次在巴符州首府所在地斯图加特举行中小企业交流推介会;2018年,江苏省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经济合作混合工作委员会第24次会议在我区召开;2019年,中德经济合作论坛暨中德(金坛)创新产业园推介说明会在德国巴符州斯图加特举行;2020年,中德(金坛)创新产业园被认定为全省第一批“江苏省国际合作园区”。
合作越来越多元全面
德资企业不仅在我区建立制造基地,并且有意逐步将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中国区总部布局于此。目前,在我区投产的德资企业大部分完成增资扩产。开园仪式上,德国卡迈锡汽车成形件项目、吉地亚汽车冲压项目等10个项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进行了集中签约,协议投资总额达27.6亿元人民币。
而经济开发区全面拓展与德国巴符州双元制大学、奥特瑙经济区等机构的经贸人文交流,推动我区与巴符州奥特瑙经济区签署了友好关系意向书,不断培育和厚植以德国为主的欧洲项目落地发展的土壤和气候,来自德国的高端人才、高级管理人员、优秀技工,正源源不断涌向金坛。
中德(常州)中心位于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东南角,主要为园区现有德企及引进的德语区及欧洲企业,提供一站式展示、交流、服务载体。一期项目交流中心、服务中心、商务中心三大中心已正式投用。
金坛风景秀丽的钱资湖畔,一个崭新的德国社区已经破土。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齐全的高档社区,吸引更多海外友人落户,成为我区产城融合的新地标。
师杰 臧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