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叔父的第一次见面
第B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369期:第B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0-11-10

我与叔父的第一次见面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华志民

1946年夏天的一个下午(7月11日),我刚走下南新桥,只见桥的西边墙上花花绿绿贴着几条红绿标语,走近一看,原来是“欢迎华罗庚教授莅临金坛”的标语。我知道叔父要从昆明回来了,立马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大人们显得非常高兴,随即也就忙开了。

第二天上午10时左右,叔父终于出现在我的面前,这时的他,挺年轻,才30多岁,人清瘦,那双不大的眼睛上戴了副眼镜,身上穿着浅灰色西服,走起路来左腿瘸得厉害,好像在画着弧形似的。

这就是祖父在病中日夜思念着的那个会念“天书”的数学家吗?我的目光不住地在叔父和父亲脸上看着,叔父应该意识到了什么:“不认识吧,我和你父亲像不像?又像又不像是吧。”说着,他用手指了指脚,大家都笑了起来。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一位县政府的官员来访。那天很热,那个年代既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只能在小小的天井里摆上两张小竹椅,一人送上一把芭蕉扇权当降温之用。

叔父见这些起不到多大的降温作用,就叫我去买啤酒,特别关照要上海郑广和的。郑广和啤酒对我来说,完全是件陌生的东西,我生怕忘记,一边急忙走着一边嘴里不住地默念着。那时,一条花街从西头到东头只有一爿杂货店,是个老字号。这家店正好有这种啤酒,总算没跑冤枉路。

我送上啤酒,叔父看了后点点头,这时我紧张的心才放了下来。没有开瓶盖的东西,只见他把啤酒瓶盖在台角上一磕,一股浓浓的白泡沫冒了上来。县政府官员来访时间并不长,不一会就走了。

次日一早吃过早饭,叔父在我父亲、姑母等人的陪同下,到东门外石桥村祭祖扫墓。站在祖父母的坟前,叔父的眼睛早已湿润,虽然他一直强忍着,泪水还是滚了下来。

经过多年的离乱,叔父和我父亲相聚在祖父母的坟前,他们席地而坐,述说着祖父的病情、丧葬之事……叔父听后唏嘘不已。他面对着早已花白了头的我父亲,说道:“等我的事情一了(指在上海安好了家),我再回来给父母双亲合坟树个碑。”“手头宽裕点的话,买座大的房子,我们兄弟两家还是住在一起。”“侄儿们的教育尽管放心……”

13日下午,在县里的社会服务堂,金坛各界人士为叔父举行了欢迎会,会上不少青年要他签名题词,因为人多一时写不了,叔父只得收下带回家中写。这个时候白天来的亲友也多,他只能抽空晚上在煤油灯下写。写好后,叔父把我找去,要我每天下午拿了这些写好的纪念册在前面的店门口等人来取。那时,家里的店面房还没有人来承租,店门整天关着。我每天下午都是开了店门,站在门口等人来取。年轻人三五成群地来取他们的纪念册,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是自己的,我也没翻阅过他们的纪念册,很遗憾,不知道里面写的什么内容。不时,还有人送新的纪念册来要求签名。这样,花了四五个下午我才完成这件事。

叔父这次回家住了好些天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弹指一挥间,70多年过去了,叔父的音容笑貌还深刻在我的脑海之中。


  华志民:华罗庚的侄子,其父华发育是华祥发从丹阳大哥那里过继来的儿子。如今华志民已是耄耋老人,他至今都记得70多年前,他第一次见到华罗庚时的种种情景——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金坛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晨风路61号   邮编: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