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强“三新一特”产业 争创国家级经开区
第08-09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408期:第08-09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1-03

金坛经济开发区:

铸强“三新一特”产业 争创国家级经开区

关键字:国家级,争创,产业,新一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十三五”期间,金坛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引领区、科技创新示范区、综合改革先行区、经济发展支撑区”“四区”建设,始终坚持以两个加快为发展主题主线,以改革创新为破除瓶颈抓手,以“三新一特”为产业发展方向,紧扣规划引领、创新驱动、项目蓄能、精细服务等关键环节,努力发挥项目建设主力军、对外开放主窗口、创新创业主战场作用,不断集聚优质资源、发展高新产业,园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取得显著进步。

特色工作亮点纷呈 区域优势充分彰显

重大项目连续突破。“十三五”期间,开发区累计引进30亿元以上、50亿元以上以及百亿元龙头型重大项目12个。通过重大项目的带动效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光伏新能源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移动通信和信息技术产业加快集聚。

国际合作成效显著。进一步加强与德国巴符州和北威州经济、人文、教育等多方交流合作,规划建设中德(金坛)创新产业园,并于2020年1月获评全省第一批“江苏省国际合作园区”。2020年,在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中德(金坛)创新产业园提升发展为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2020年9月28日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正式开园。截至目前,开发区累计引进德资(含德语区)企业35家,已投产27家,总投资超6亿欧元。2019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42.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20.06亿元,税收2.68亿元。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已成为我省继太仓之后又一德资企业集聚地。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2016年以来,开发区累计成功申请发明专利337件,成功申报高企135家,获评“龙城英才”项目41个,获评省“双创”项目7个;创新平台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成功创建南信大工业物联网技术创新中心、南开双创创新、大连理工大学金坛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科技创新驱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资金向装备提升、智能制造、研发创造上不断集聚。

空间资源整合盘活。强化节约集约发展意识,成立企业收储工作专班,加大闲置、低效用地挖掘盘点和改造更新力度。2016年以来,累计收储土地38宗2300亩,盘活闲置厂房65.6万平方米,切实增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2020年又有新成就

2020年,在疫情突发的严峻形势下,开发区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全面决战的总体部署,着重围绕全面决战“重大项目引进、服务企业、夯实基础”三大内容,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奋力推动经济发展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项目引进取得重大突破。针对疫情影响,运用不见面“云招商”等手段,整合招商团队,全力推动“三新一特”产业优质项目加快聚集。开发区全年累计签约项目37个,协议总投资183.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内资项目27个,协议总投资163.4亿元;外资项目10个,协议总投资2.89亿美元。

项目建设如期稳步推进。2019年签约的72个项目中,已开工项目60个,开工率83.3%; 2020年以来新签约的37个项目中,已开工项目13个,开工率35.1%。

经济指标逐步复苏回暖。在决战服务企业过程中,充分运用“网格+”工作机制,积极应对疫情防控,持续服务好重点企业员工返坛复工,全力保障园区经济的快速恢复及稳定发展。随着经济双循环效应初步显现以及疫情后国内经济的逐步回暖,各项经济指标逐步复苏。全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累计完成830.8亿元,工业实际投入累计完成107.75亿元。

发展难题积极稳妥处理。在决战夯实基础过程中,积极妥善应对处理一系列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和矛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以担当和作为,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对德合作交流再创佳绩。仅用123天,占地近150亩的中国(常州)德国中心顺利建成。9月28日,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顺利开园,再次彰显了“干则一流、出则精品”的金坛速度和金坛标准。10月21日,开发区成功举办“2020中德经济合作论坛暨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德国慕尼黑推介会”,此次推介会成为全省首场在德国设立现场论坛会场、德国主会场与国内分会场专线互动的对德推介活动。金坛开发区正逐渐成为全省对德交流合作的又一高地。

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

奋力推动经济发展稳步提升开发区将按照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的要求和部署,聚焦“四大行动”,强化创新推进,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突出高质量项目引进,保障项目高质量服务,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奋力开创开发区发展新格局。

全力确保工作任务落地有声

选准选优高品质产业项目。选准产业招商方向,坚持以“三新一特”为基本标准,以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集成电路、光模块等产业为发展方向,通过引进“顶天立地”的龙头型大项目和“铺天盖地”的产业链中小项目,加速形成优质产业集群;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广泛运用产业集群招商、网络招商、资本招商、人才引商、专业招商机构合作等招商方式,开展产业链招商。突出“领军人才+优秀团队+有市场前景的实体项目+成熟的资本合作”,探索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合作的产融结合资本招商新模式;严把项目入口关卡,牢固树立以“亩均税收论英雄”的导向,在现有项目评审小组的基础上,增设“两新一特”产业研判小组,综合考虑项目的环境容量、资源能耗、投资密度、产出效益等因素,更加严格地遴选项目,对环境污染大、能源消耗高、废物排放多、产出效益低的项目坚决说“不”,实现优质项目与资源利用的高度匹配。

精准精细服务重点培育企业。推进企业股改上市,对已列入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库的重点企业,实行领导包干,全程服务企业股改上市,帮助协调解决各类问题;持续动态挖掘、摸排园区内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企业资源,不断充实完善后备上市企业资源库;将企业总部、未来上市主体落户开发区作为新招商引资项目单独供地的重要标准,不断优化园区企业结构,厚植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积极主动对接专业中介机构,对有潜力的企业进行上市辅导培训,帮助企业成功对接资本市场;加速科创企业培育,加快平台载体建设,进一步推进大连理工大学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联网创新中心建设;主动对接高校优质资源,加快引进研发、设计、孵化、检测各类创新载体;保障惠企政策落实,进一步完善“网格+财税”工作方法,做好减税降费、留抵退税等惠企政策和要素资源的释放,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画准画实园区发展规划。画准生态绿色城规划,进一步完善中德(常州)生态绿色城规划编制,优化调整国土空间、功能布局、景观形态,全力推动区域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画实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放大区域特色,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光伏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加速优势产业集群;加大光通信、光模块项目招引力度,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半导体产业加快集聚。

盘准盘活存量闲置资源。进一步强化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坚持在存量上下功夫,向存量土地争取未来发展空间,强势推进产业用地更新工作,努力实现“存量”变“增量”。

培优培强干部队伍能力水平。通过组织开展培训班,开展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教学,全力提升干部队伍专业能力;注重多岗位锻炼培育,把急难险重工作一线和重点行业部门作为干部历练的主要渠道,让干部在基层一线墩墩苗、壮筋骨,实现干部砥砺品质、锤炼作风、激发潜力、增长才干。

持续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建强基层组织体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排定工作清单,细化工作标准,量化考核评价机制。规范党员干部队伍。加强对优秀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充实党组织力量,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将爱党爱国热情转化为发展动力。拓展非公党建服务,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为打造党建强、发展强的“双强型”企业提供阵地保障。同时,创新监督执纪手段,完善党风廉政监督员制度及“网格+”工作机制,营造风清气正氛围。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金坛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晨风路61号   邮编: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