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教育在区委、区政府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遵循更新理念、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凸显特色的总体思路,实干争先,开拓创新,在全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确保“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圆满收官,全力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工作回眸
加强组织建设,教育发展获得新力量
区委、区政府高规格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为金坛教育高质量发展描画蓝图,确定路径。将中心城区学校党组织全部纳入区委教育工委统一管理。持续抓好“学习强国”平台学习,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开展第二轮党建品牌创建培训活动,华罗庚中学“立足岗位示范,践行华老精神”获评省党建文化品牌成果。实施错峰开学,强化开学督查,举行防控演练,实现防疫管理常态化。选派6名教师参加“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支教工作,12名党员教师支教石泉、宁陕。继续强化“一岗双责”要求,与基层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暨行风建设责任书。
坚持统筹兼顾,教育生态呈现新面貌
经费保障持续增强。2020年起,全区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财政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按每生每年720元的标准拨付,实现每年20%的比例增长。资源供给持续增速。华罗庚中学滨湖校区、儒林中心幼儿园等8个工程有序推进。华罗庚实验小学、华罗庚实验幼儿园正式开工建设。教育薄改持续增效。投入3610万元,着力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教育督导持续增质,完成省教育督导委对我区2019年政府教育履职情况督导考核,3篇督学案例获省一等奖。围绕“安全教育日”、“415国家安全教育”、“平安暑假”等专题,督导学校做到安全教育“三落实”,目前我区完成情况均排在常州前列;教育宣传持续增色。全年80余条新闻在区级以上媒体刊发,编辑发行45期《金坛教育》,编发800余条教育新闻。
注重德能并举,师资素养获得新提升
着力激发管理队伍活力,出台《常州市金坛区教育系统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方案》,遴选党政干部后备人才三级梯队人选,有计划做好动态培养、储备等工作。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15位校长获评常州市特级校长、高级校长、骨干校长。着力强化师德建设力度,吴粉珍老师获评“感动江苏教育人物”,5人被评为“龙城十佳”优秀教师。着力加强教师培训工作。2020年,新增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7人,学科带头人19人,骨干教师21人,教学能手28人,教坛新秀45人,第五批常州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8人,15位教师在省、市两级基本功评比及评优课竞赛中获一等奖。着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出台《常州市金坛区优秀教育人才引育实施办法》。
突出内涵建设,教育质量实现新跨越
坚持立德树人有成果。组织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获2个一等奖,华城实验小学李菊华老师代表常州获省一等奖,18人分获常州市特级、高级和骨干班主任。强化质量工程有品质。2020年新增国家级营养与健康示范校2所、省级课程基地2个、市级高品质项目4个、市级前瞻性项目4个、市级品格提升项目4个、市级主动发展示范校4所、市级优秀教科研基地2个、市级教科研基地4个。落实教育改革有质量。2020年,高考本一达线率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400分以上16人,华罗庚中学郭宇梅同学以416分位列常州市文科第3名;中考优分600分以上者达717人。完善终身教育有特色。推进中职中技、高职高技、一体化融合发展、直溪“乡村留守儿童学堂”入选2020年度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提升教育服务质量有保障。2020年发放教育救助资金818.24万元,比去年增长13.52%,惠及学生7314人次,疫情期间对3217名贫困学生发放32.17万元生活补贴。
2021年工作愿景
继续深化教育党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切实纠正“四风”问题,联合派驻区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对全区教育系统违规办学行为进行专项治理。
继续优化教育布局。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以城乡一体化为源点,不断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力度,不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继续推进教育改革。突出“特色”、“品牌”、“多元”办学,不断深化“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年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估体系,完善教职工学年绩效考核体系,实行领导班子成员任期制,形成竞争择优,校长、中层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加大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力度,提升优秀教师群体生态环境。
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为抓手,通过开展典型评选、师德巡讲等活动,积极培育和树立师德建设先进典型,弘扬崇高的师德师
风,不断提升教师队伍职业道德修养。通过开展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形成清廉务实的优良教风。
继续强化师资培训。完善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的选拔、培训、培养、考核、激励机制,尤其加强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校长等队伍的建设;以“多选择、菜单化”教师培训课程为体系,推进骨干教师专业梯队建设。
继续提升教育品质。加强高中教学研究,努力提升新形势下区域高考品质;引进名校来坛合作办学,助力优质教育资源快速增长;2021年,力争成功创建2所省优质园,1所省级、2所常州市级绿色学校,3所省级、5所常州市级文明校园,区文明校园100%创建完成。
继续增强教育惠民。争取教育经费投入,多途径筹集资金,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全面落实“精准扶贫”要求,完善各类教育贫苦助学制度,创新学生资助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效能;细化学校财务、资产管理,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运行。
继续强化教育服务。继续开展线下“名师导学”公益活动,遴选一所建制镇中小学作为农村试点学校,将服务效能逐步向农村辐射;运用云服务和大数据开展各种心理咨询公益服务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进一步规范学校开展境内外研学旅行活动,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