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社会创新能力,筑牢常州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优势和地位,加快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近日,常州市出台《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工作目标
到“十四五”期末,形成贯穿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人才支撑、科技金融为重点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1.主要指标争一流。总量、质量指标争取全省第一方阵,增幅、增速指标争取全省前列。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5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
2.创新要素翻一番。新引进高层次人才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双创载体面积、新增注册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上市企业数均实现翻一番。人才资源总量超185万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12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5000家,科技型上市企业超100家,新增法人企业13万家,新增双创载体面积超100万平方米,技术合同交易额超280亿元,五年集聚基金机构超1000家,管理资产超5000亿元。
3.创新生态全构建。实现辖市区省级以上高新区全覆盖,形成“四个一”(一个省级以上高新区+一个省级以上经开区+一个省级以上双创基地+一个省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的全域创新大格局,创新服务能力和创新发展氛围大幅提升,城市能级快速跃升。
4.智造产业新标杆。以“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为引领,以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支撑,以高端装备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标杆的“国际化智造名城”和安全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重点任务
(一)壮大企业创新主体
1.加快高成长性企业集群培育。围绕“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的高成长性企业跃升路径,培育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50家,瞪羚企业500家,国家级单项冠军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5家。大力培育百强创新型领军企业,在全市遴选100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百强创新型培育企业,给予“一企一策”的靶向指导和服务,争取15家以上企业入选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等。
2.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重点支持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大装备的研发等。
3.加强重大创新项目推进。在重大项目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中专设创新项目库,相关重大创新项目列入市重大项目,享受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等。
(二)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4.高水平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对标国际先进,在常州科教城高标准研究建设“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重点支持智能制造领域顶尖科研团队和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
5.高质量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发展,争创更多专业领域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所。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以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模式发起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等。
6.高标准推动平台资源开放共享。
(三)建设创新创业孵化载体
7.做强常州科教城“创新之核”。
8.领航中以创新合作。
9.强化园区创新集聚功能。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江苏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为引领,推动高新区与经开区融合发展,打造协同互补的创新共同体。在省级以上高新区、经开区建设创新创业集聚区。优化省级高新区、经开区创新发展生态,通盘布局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建设省级特色创新(产业)示范园区。在高新区、经开区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等。
10.加强双创载体硬件建设。统筹推进双创载体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规划,高起点规划建设西太湖、长荡湖“两湖”科创长廊、常州高铁新城国际创新先导区,启动建设西太湖“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围绕地方产业特色,高质量建成100万平方米以上国内一流水准的双创载体空间,新增100家省级以上双创载体,新引进30家高水平孵化机构。打通利用存量工业厂房改建双创载体五年过渡期政策的落地通道,支持利用闲置厂房、厂区内闲置土地、综合体、高校存量土地等建设双创载体。
11.提升双创载体孵化能力。设立政府引导的天使投资基金。鼓励新型孵化创投主体以“园区+社区”“房东+股东”的模式来常建设运营新型孵化器,鼓励孵化器建设集科技咨询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
(四)引育创新创业人才
12.构建人才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龙城英才计划”升级版,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蓄水池。
13.打响“创业常州”城市品牌。
14.构筑特色产业人才高地。
15.改革人才评价流动机制。
16.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五)加强高校职校建设17.建设常州高水平大学。18.推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发展。
19.激励院校集聚“高精尖缺”人才。
(六)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20.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21.部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2.加强对外合作创新。(七)优化创新创业生态23.强化创新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24.支持创新产品应用场景建设。
25.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
(八)推进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26.鼓励创新宽容失败。27.鼓励社会全面创新。28.建立创新组织体系。29.引导全社会投入科技创新。
30.加强考核监测评价。
(来源:《常州日报》内容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