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我区在全省率先开展林长制工作试点,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制度创新,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重大实践,守住“绿水青山”、增进生态福祉和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的重大举措。我区建立健全林长工作制度,依托实践打造“定制化林长制”,形成一地一特色,守住了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以“林长制”实现了“林长治”。
融媒体记者 蒋建君 通讯员 马骧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进一步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2020年以来,我区建立健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林长制体系,上百名林长上岗,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障有力的保护管理新机制,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有专员专管并责任到人。
仿古老宅
金茅路
“造绿”特色化 打造“定制化林长制”
我区在森林、湿地和绿地重点区域、显著位置竖立林长公示牌,标明林长职责、森林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接受社会监督。打造“双林长”制度,设立区级总林长、副总林长各2名,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总林长,区人大、区政协主要领导担任副总林长,此外设区级林长10人、镇级林长9人、村级林长98人。建立林长制会议、信息通报、督查考核等制度,实现三级林长纵向联通,各职能部门横向联动,建立林长制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职责,压实责任,真正实现一山一长、一林一长。
我区结合茅山、长荡湖自然资源保护,开展长荡湖生态治理和茅山矿山复绿等工作,结合每年春季绿化造林和美丽乡村建设,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区绿化保有率和人均绿化率不断提升。我区勾画“林长制”蓝图,提出到2025年将进一步完善资源管理体制,让资源分布更加合理、生态功能更加完善、生态效益更加显现,林业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全面增强,林业生态资源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实现林业现代化。
花园坝红土坡
“护绿”格局化 建立“护林员+”机制
春寒料俏,60多岁的护林员江厚德在茅山三角山林班中认真巡查,守护着他监管的山林。像江厚德这样的护林员金坛还有上百人,他们日夜坚守,保证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护绿”同样离不开护林员们的共同努力,自“林长制”工作实施以来,我区设立技术员、联络员、森林警察等“护林员+”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护绿”新格局。区资源规划局林业科负责人表示,我区在推行林长制过程中,将森林防火、古树名木保护、野生动物监测、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与专业人员相结合,制定了别具特色的“护林员+”配置。当前正值冬春森林防火和林木病虫害防治关键期,“护林员+”机制有利于强化对管护员、技术员以及森林消防队伍的统筹指挥,加大防火和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经过一系列的保护措施,我区内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日益丰富,先后发现了野猪、猫头鹰等出没,金坛茅东省级森林公园、金坛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更是成了迁徙候鸟重要的补给点和停歇地,生物呈现多样性的良好态势,维管束植物近181科656属1537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达139种。
茅山盘山公路
“管绿”智慧化 推进“互联网+”模式
一大早,护林员王福添绕着致和村大龙背巡护了2个多小时,点开了“林长通”微信小程序,可以看到他的定位、巡护轨迹和巡护公里数。森林防火关键期他每天都要巡护1小时,一旦发现火情、病虫害、乱砍乱伐等情况,点开手机就能上报。上报后,林长通过电脑或手机,就可在线处理、及时上报。
我区结合林长制信息化平台建设,创新“互联网+”智慧林业思路,结合森林资源“一张图”,将全区各镇(街道)、村(社区)林地信息资源、“一长两员”组织体系、任务目标达成考核、防火防灾等纳入信息化监管范畴。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宣传,全区上下认识实施林长制、保护森林生态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森林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群众爱林建绿意识。在区级、镇级责任区重要位置设立公示牌,向社会公布林长名单、管护范围、职责和联系方式,并在公示牌设置二维码,通过扫码可以查看责任区基本信息、林长信息、责任区风采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花园坝水库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