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扎根农村三十年 “百姓书记”为人民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0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2474期:第0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4-12

周国平:扎根农村三十年 “百姓书记”为人民

关键字:人民,书记,百姓,三十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人物名片:

周国平,中共党员,现任尧塘街道谢桥村党总支书记。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荣获2016-2020年感动金坛先进人物。

人物格言:

做好一个村书记很不容易,自身要做得正,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表率。

从昔日三市交界的“死三角”村庄到现在的“花木之乡”,从原先脏、乱、差的“后进村”到如今环境优美的“全国文明村”。这些变化无一不凝聚着周国平的心血与汗水。三十年春去冬来,他在岗位上默默奉献,成为人人称道的“百姓书记”。

艰难起步 推出第一个“十年规划”

1991年,周国平作为远近闻名的花木经纪人,放弃优渥的生活,毅然担任村书记,他用三个“十年规划”,将谢桥村从贫困村打造成为“全国文明村”。

周国平告诉记者,他推出第一个“十年规划”时,很多老百姓都说他在讲空话,“不可能”“做不到”是他听到最多的话。周国平直言,那是他遇到困难最多的一段日子。

1994年,谢桥村主干道硬化和用电线路改造工程迫在眉睫,完成这项工程需要300万元。90年代初,300万元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周国平不顾家人反对自掏腰包,同时挨家挨户上门筹资,他承诺:向百姓收一块钱不可能用9毛9。在周国平的号召下,村委以向村民筹资的方式,顺利完成基建改造。

凭借花木经纪人的经验,周国平发动村里年轻人到外跑花木、闯市场,办理贷款、组织培训,先后培养花木经纪人200余名。周国平说,当时每亩花木的收益是种粮食的20倍。谢桥村的产业结构也自此转为种花卉苗木。

用情用心 百姓大小事放心上

谈及近年来最高兴的事,周国平说是去年大年三十,谢桥循环大道开通了公交车。

以前,谢桥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运材料只能人工挑,拖拉机都走不了。周国平向百姓承诺:今后路好了、路宽了,设法通公交。村民刘国芳告诉记者,原来村里百姓上街都是骑自行车、电瓶车。“周书记定期召集村民代表反映情况。我们就反映了,像我们年纪大了骑电瓶车不安全。”百姓所盼正是周国平一直在筹划的事,经多方对接努力,该村终于开通了公交车。

去年大年三十,周国平坐上公交车,沿着环线一路锣鼓喧天、鞭炮阵阵。“坐在车上我特别开心,老百姓的受益就是我的受益,老百姓的开心就是我的开心。”

从第一个“十年规划”开始,周国平将乡贤作为家乡建设的重要人脉资源。在他的影响下,诸多乡贤先后投入上千万元用于家乡建设。谢桥村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村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扎根农村 擘画美丽乡村新蓝图

在周国平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他与全国劳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的合影,这张照片对于周国平意义重大。这是16年前周国平拜访申纪兰时,在申纪兰所在村委会办公室门前拍的。“这张照片时刻提醒自己如何做好一名村干部。”

“村委领导力量强,周书记他处处作表率,把百姓的事放心上。”这是谢桥村村民自编自创锡剧《改革开放唱谢桥》的选段,也是周国平扎根谢桥村三十年,当地百姓给予他的真实评价。很多村民都动情地说,“周书记就是想走也走不了,我们还要他当我们的书记,这是我们老百姓的心里话。”

随着第三个“十年规划”基本完成,周国平透露,谢桥村第四个“十年规划”正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积极谋划中。目前,部分道路周边正进行景观改造试点和天然气管道架设。几年后,谢桥村循环大道上将形成一步一景的美丽乡村景观,百姓家中也能用上便捷的天然气。

谢娟 李鹏宇 何卓瑜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金坛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晨风路61号   邮编: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