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兆群在刻纸
“我这一辈子已经离不开刻纸了。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是杨兆群对于刻纸艺术的深情表白。
结缘刻纸 执着一生
回望人生的长河,我们或许可以清晰地看到,主宰个体人生命运的,除了机遇,还有永不言弃的性格。从艺四十余年,杨兆群与金坛刻纸,演绎了一段不同凡响的精彩人生,可以说起于偶然的机缘,却是成于持久的执着与专注。
小时候,杨兆群有个邻居,特别会剪鞋花。一手一纸一把剪刀,转眼就能剪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这让幼小的杨兆群感觉特别神奇。为此,他经常跑到邻居家去玩,一边看一边琢磨,到最后便自己动起手来模仿。剪纸艺术就这样在他的心里扎下根。初中时,他的美术才华便开始突显出来,他创作的刻纸作品《八个样板戏人物》入选县中小学生美术作品展。1975年,20岁的他被选入县文化馆的美术培训班,开始了专业刻纸创作。
在美术培训班上,杨兆群真正喜欢上了刻纸艺术,几近痴迷。当时年轻,精力旺盛,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刻纸艺术的学习与创作上。
“当时在文化馆学习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是在与刀纸打交道。”多年以后,杨兆群回忆当年学习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在别人看来那段日子很乏味、很辛苦,却是他一生中最充实最快乐的时光。
长年的专注乃至痴迷,培养了杨兆群匠心独运的艺术思维,最终让他在刻纸艺术上纵横驰骋,开拓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2008年,杨兆群主导创作的北京奥运会巨幅刻纸《从雅典到北京》,不仅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还获得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的回函赞赏,成为金坛刻纸登顶之作。此外,《福禄寿喜》、《华夏一家亲、同为圆梦人》先后获江苏省文艺最高奖——“迎春花奖”。《和谐》获2014“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晚作》获2015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
创新花开 香飘四海
传统艺术要想保持旺盛生命力,必须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杨兆群敏锐地把握住时代要求,不断丰富了刻纸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容,他研发了“立体感观剪纸刻纸作品裱装镜框”、“剪纸刻纸画裱装艺术灯”两项专利,又巧妙地将摄影融入到刻纸艺术中,使金坛刻纸迸发出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魅力。
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刻纸艺术的普及与推广。先后个人出资举办“全国小幅剪纸精品展”,首届“飞洋鱼”杯剪纸元素创意设计大赛,为艺术和普通日常起居搭建出一座桥梁,影响着后续的剪纸创作。
此外,他还积极地走出国门、推广交流,把“江南一枝花”的魅力传递到了五湖四海。
2013年4月,杨兆群受邀参加了在荷兰蒂尔堡市举行的2013“荷兰蒂尔堡—常州周”活动,将精湛的金坛刻纸技艺带到了荷兰。在中德建交45周年文化交流活动会上,杨兆群个人12幅作品占了整个展区12米长的位置,这是对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的一种尊重……
为了让金坛刻纸真正地走进千家万户,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杨兆群还以独有的勇气和魄力,为金坛刻纸走出了一条文化产业化之路。他于2012年成立了金坛剪刻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作的刻纸动漫《长湖荡歌》广为传播。此外,通过公司的积极申报,还为金坛赢得了“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基地”的称号。
毕生之力 花甲圆梦
杨兆群虽为金坛刻纸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但在他看来,刻纸艺术是没有地域限制的。直至今天,在年过花甲的杨兆群心里,还装着一个比金坛刻纸更为远大的梦想。
“中国刻纸艺术博大精深,还有很多艺人深藏于民间,不为人识。他们祖辈相传,独具地方艺术特色。”杨兆群说,随着这些民间艺人的年岁增长,如果现在不去收集整理,将来就会越来越困难,这对中国刻纸必将是重大损失。为此,杨兆群计划自费走访全国100个70岁以上的民间剪刻纸艺人,把他们的作品收藏好、整理好,创建一个中国名家剪刻纸博物馆。
多年以来,他的足迹遍及陕西、甘肃、内蒙、湖南、山西、山东、福建各地,截至目前已走访50名艺人,共收集作品4万多幅。
有一次,杨兆群在甘肃平凉参加中国民协艺术节,听说陕西延长的剪纸艺术家刘兰英老师身体不好,他便打的赶去那个小山村,光打的费花了1700多元。晚上要为刘兰英老师的剪纸摄像,可屋外没灯没电,便发动汽车打开灯光。
“在我所走访的这50人中,目前已有9人去世了。”杨兆群很是感慨,这也让他意识此项工作的重要与紧迫。他将加大走访的力度,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刻纸留下一个丰富而又珍贵的艺术宝库。
人生最大的乐事,莫过于从事并沉醉于自己所喜欢的工作。杨兆群至今依然沉醉于他的刻纸事业上。杨兆群是幸福的,他还在书写自己新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