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东礼近影
1949年出生的石东礼,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所有风雨;他长在金坛,对金坛这片土地怀有深厚的情感。他在苦难中磨砺,在逆境中成长,最终成为一名金坛家喻户晓的艺术家。
始于绘画 成于书法
“从小我就喜欢画画,这一兴趣让我受益终身。”石东礼说,他的艺术生涯其实最早始于绘画,后来才逐步转入书法创作的。尤其是在文化馆工作后,他有机会接触到历代经典的书法字帖。此时他意识到书法更适合自己的创作状态,自此走上了书法艺术创作之路。
“我是在1973年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创作。”石东礼说,那一年文化馆正在筹备金坛县的第一次书法作品展览。整个展览一共有50多位作者参展,他个人展出了五幅作品。那次展览的效果很好,极大地提升了他对书法创作的信心。
自那以后,石东礼便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了书法创作。几十年间,他勤学苦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有200余件书法作品在全国和省市级以上政府性展览中入展、获奖。其书法作品先后在省文化厅、省书协主办的展览中获金奖2次。2000年,作品入选文化部第八届“群星奖”。2008年,在“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上获一等奖。
不畏艰辛 精益求精
与现在许多年轻人相比,石东礼的一生坎坷而艰难。1968年遭逢“上山下乡”,在别人感慨人生苦难的时候,石东礼却依然在乐观而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艺术梦想。
1968年,石东礼赶上“上山下乡”运动,他在农村一待就是四年半。那段时间,他与生产队的劳动力拿一样的工分,干一样的农活。而唯一不同的是,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他仍在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
“那时候,我白天干活,晚上就抽出时间来自学绘画和书法。”石东礼回忆说,尽管艰苦,但苦难也给了他全新的创作灵感。他个子高,插秧时比别人更累。当时,他就在想,要是有一个插秧机就好了。基于这一朴素的愿望,他创作了一幅油画,画中两个知青坐在插秧机上,表达自己的美好憧憬。他将这幅画取名为《锦绣前程》,几年后入选了江苏省美术展览。
艺术创作并非总是与快乐相伴,其背后更多的是默默的付出与坚守。这需要强大的定力和信念支撑。在几十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石东礼始终做到精益求精、永不言弃。
“创作的过程也是寂寞的过程,更是个痛苦的过程,你想达到一种新的境界,想提升自己,你必须进入那种状态。”有一件事,让石东礼至今都记忆深刻。那是1994年,江苏省筹备第四届文化干部作品展,在全省范围征稿。石东礼当时白天创作时怎么都找不到感觉,晚上两点多,他突然有了灵感,就在他写到最后两个字时,突然停电,到处一片漆黑。这下可把他急坏了。他连忙摸黑从抽屉里找到一根蜡烛点起来,继续写。结果,这幅作品后来成功入选了展览,并得了大奖。
心系刻纸 推动地方文化发展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要专注并提升自己的艺术创作,努力为观众呈现最佳的艺术作品,更要有一份传承和推广文化艺术的责任与担当。石东礼曾先后在文化馆主抓刻纸创作工作16年,他为金坛刻纸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
尤其是在1980年代末,金坛刻纸进入了发展的低谷期。当时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优秀的刻纸创作者都离开了创作队伍。当时文化部门专门为刻纸创作而设立了一个工艺美术社,最后只有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对金坛刻纸的热爱,已调离文化馆多年在电影公司上班的石东礼毅然选择了回来。
石东礼回到文化馆后,他首先意识到当务之急就是要重建创作队伍。在他的努力下,一批对刻纸有着深厚感情同时具备刻纸艺术创作能力的人又重新回来了。直至他们又形成了十多人的刻纸创作专业团队,金坛刻纸又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他先后组织队伍到北京、上海、西安甚至荷兰、美国等地学习、交流和展览,使得金坛刻纸的影响力越来越大。1993年,金坛也因此获评为文化部首批“全国民间艺术(刻纸)之乡”。
文化讲座 宣扬金坛人文精神
怀着对金坛文化的特殊情感,退休之后的石东礼走进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金坛文化”系列讲座,至今已有20多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每年清华大学博士生到金坛来社会实践,他们都会邀请我为他们开‘文化金坛’讲座。”石东礼介绍说,每次讲座都引起非常大的反响。把金坛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讲给清华学子们听,让他们在金坛待过之后能真正地喜欢上金坛、记住金坛,是他开讲座的主要目的。
艺术无止境,人生有境界。如今,年近七旬的石东礼依然全身心地投入于一生钟爱的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工作。他坚信:金坛文化事业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