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灭的航灯尊重老人的选择相约北京外滩陈毅雕像端午节感悟春回铁矿书  法  姜永明古朴的慢生活去看看远方餐厅里,《我心永恒》轻柔地响起 ———马来西亚十日游记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343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06-08

老有所学

不灭的航灯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黄发明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也像不灭的航灯,永远照耀着共产主义的航道,指引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向着共产主义目标破浪前进。

为怀念革命先驱者马克思诞生200周年,为纪念不朽伟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在春光明媚、鲜花盛开的日子里,我参观了修缮一新的陈望道故居,重温信仰之源,感受真理力量。

掩映于绿意丛中的一幢小洋楼,位于上海市国福路51号,这里曾是复旦大学老校长、《共产党宣言》首译者陈望道的住所,如今以《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的新身份向社会开放。

1920年春,陈望道在浙江老家的柴房苦译《共产党宣言》,由于太投入,竟将墨水当作红糖,蘸着墨水吃母亲送来的粽子,还说“味道很好”,这个有趣的、引人深思的小故事,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并说“这是真理的味道”。

推开国福路西侧的一扇大门,一幢被绿树环抱的小洋楼映入眼帘,走进序厅,陈望道于1920年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浮雕静静陈列,与马恩浮雕宣传品相得益彰。展厅通过四个章节将相关内容尽现观众眼前,不仅展示《共产党宣言》1920年首版译本,还再现了承印《共产党宣言》的印刷所。

在一层展厅,以“宣言中译,信仰之源”为主题,展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和深远影响,彰显上海红色起源地的星火精神和燎原继承。

沿着赭红色楼梯向上,来到小楼二层、三层,在这两个厅里,分别陈列大批藏书、手札,以及相关珍贵档案,介绍了陈望道的生平事迹,展示其作为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思想家的光辉一生。一代代珍贵史料、一件件贵重历史文物,展示了《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传播、翻译,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巨大影响。

参观完展厅,回首凝望,心情澎湃,深受启迪,这是对参观者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我深深觉得,对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我们已经进入老年人的行列了,我们退休了,但我们的思想不能退休,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学历、专业、技能的不同水平和兴趣爱好,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上,做些力所能及的对社会有益的事,比如做个老年志愿者,把自己的专长、知识、技能继续为社会服务,发挥余热,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好;再比如,在家中,发挥老一辈威信,把家庭治理好,把小辈教育好,创一个文明、和谐、幸福的家庭,为和谐社会作贡献。总之,做一个紧跟时代,有文化、有品位的新时代老人。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