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 抒通讯员周 雨
酒香不怕巷子深。宝钢股份设备部的一堂好课,引来四大基地的莘莘学子。从2016年设备部开办设备维护人员系列培训以来,这套原本主要针对宝山基地设备点检队伍的培训课程不仅在家门口叫好又叫座,还让其他基地的学子慕名而来。两年多来,就像滚雪球一样,培训课程覆盖四大基地,累计近3000人次参加培训,有效推动了宝钢股份设备维护岗位人员业务能力的整体提升,也摸索出了一套多基地现场操维人员联动培训的有效方法。
小班化、进阶式教学,提高针对性
针对设备维护人员特别是点检人员的培训,在宝山基地并不是新鲜事,以往开展过不少。但常常是上边要求学、下面被动学,培训效果差强人意。问题出在哪里?设备部的管理者认为,在强调效率提升,对现场员工的要求越来越趋于“一岗多能”“操检合一”的当下,员工学习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关键是要把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同员工、现场的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教促学、学以致用。
2016年初,设备部会同宝武人才开发院、人力资源部以点检人员为突破口,实施点检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决定用三年时间对宝山基地的点检人员进行一次全员培训。“培训要受欢迎、见实效,最终达到提升整个点检队伍的业务能力,更好地适应公司新的岗位要求的目的。”设备部明确了培训定位。分析以往的经验教训,组织者摒弃了惯用的一堂大课、一本教材的培训方式,构建起了一个崭新的培训体系,采用小班化、分专业、进阶式的教学模式。按照机、电、仪不同专业,从基础班、提高班、深化班逐级提升,还增加了面向管理岗位的两长班。除了要求从事点检岗位3年以下的人员和作业长、班组长必须参加普通班、两长班外,其他点检人员可以根据的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选择班级上课。提高班适用于岗位工作年限大于3年小于8年的点检员,超过8年的“老师傅”可以参加深化班。10人以上即可开班,内容可根据学员和用户单位的要求灵活调整,每个班还配套了自选课程。这种必修、自选的培训模式和小班化授课形式一经推出,立刻让生产厂部、基层员工眼前一亮,每个人都想尝尝鲜。
精编教材,学了还想学
形式再好,内容才是王道。为了让培训更有生命力,2016年上半年设备部和宝武人才开发院、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一批授课教师、专家、老法师开始编写教材。“过去的教材大而全,强调通用性和理论性,这次编写的教材则更强调针对性、实用性。”设备部培训负责人王忠昌介绍说,编写团队按照机、电、仪三大专业,分基础班、提高班、深化班分门别类编写教材。
许多上过培训课程的员工告诉记者,“每一本教材,都像是一本实用手册。”很多员工把教材当成宝贝,放在身边时不时拿出来翻看。一位上过机械点检基础班的员工翻开教材说:“你看,讲解螺栓紧固,告诉你点检时如何眼耳并用,列明了故障的种类、判断的方法,配合了现场多发案例,简明扼要,很容易掌握,非常实用”。
许多学员不知道,为了让教材有质量、接地气、受欢迎,编写团队付出了大量的努力。编写成员大多是兼职,写教材是多了一份额外的工作。大家常常利用休息时间聚在一起集体研讨、备课,要考虑基础班学员需要更准确快速地判定设备故障、掌握处理方法;深化班学员则渴望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各个专业特点不同,关注的重点也不同;简单清晰的表述、详实的案例更容易被记忆和接受……从教材策划开始,他们不断地自我加压,参考大量资料、准确选择内容、打磨表述方式、严格甄选案例。在家里加班加点编教材、周末不休息编教材成为一种常态。凭着一股子干劲和冲劲,半年时间,教研团队累计编写教材达到30多册,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因为教材编得好、老师讲得精彩,许多员工听了第一堂课就决定认真学下去,上了基础班主动要求接着上提高班、深化班,越来越多报着尝尝鲜心态的学员变成了死忠粉,越来越多厂部提出培训要求。到了2016年底,湛江、梅钢、武钢有限的员工也要求加入培训。2017年开始,培训已扩展到其他三个基地,设备部还专门组织送教上门。目前,已实现了网上实时远程教育,不仅可以多基地同时上课,学员和教师们还可以实现网上分享讲义、交流、答疑等。
强调实训,让手动起来
对于点检岗位有一种质疑———“点检员只会发现问题、开单子,自己不会动手。”虽然过于武断绝对,但现象确实存在。以往课程设置大多强调理论学习,这轮培训组织者对症下药特别在基础班、提高班增加了实训课的比重。
在宝武管理学院的实训楼内,螺栓紧固实训台、减速器安装调试台、管道安装台、轧辊辊道综合点检装置……一排排、一列列地整齐排放。培训教师张昂介绍说,四五天的培训课程学员总有一两天要泡在这里,所有设备完全模拟现场实际,学员们需要自己动手拆装检修设备,还要进行考试。“实训课程反响很好、很受欢迎,其他基地学员为了这堂课要专程赶过来,但大家都特别积极,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就在前一天梅钢的一个提高班刚刚上过实训课,许多学员课间都不肯休息。
为了满足学员们学习的热情,不久前宝武人才开发院与湛江当地的一所职业学校合作建立了实训室,增加了培训设备,湛江钢铁的学员们可以随时在家门口上课了。如今,“智慧制造”成为宝钢股份的“热词”,生产现场各种替代人工的智能设备逐渐多了起来。“今后,保养维护这些聪明的机器人是设备维护岗位的新任务”,现场点检人员很想了解这些设备,掌握维护技能。面对新的需求,培训组织者们不仅着手在教材中增加智慧制造、大数据等新鲜内容,还专门在实训室里辟出场地引入“机器人”,让学员们有机会和“机器人”面对面接触。
遇见“大咖”,用兴趣和榜样激励
长期从事点检岗位的“老点检”们有着丰富的现场经验,他们希望培训能够拓宽眼界、增加知识面,提升现场改善创新能力。针对这样一群高阶学员,仅仅在深化班里增加理论和技术类课程的比重,还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
首席师沙龙给了大家启示。以往,设备部赵春涛首席经常组织团队成员和现场设备维护人员坐在一起围绕攻关课题展开热烈讨论,这种互相切磋、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让大家感到受益匪浅,时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企业里藏龙卧虎,能不能把宝钢股份各个部门的首席、技能专家都请来,结合自己熟悉的领域给大家上上课?
2018年,每月一至两次的点检能力提升“首席师讲坛”正式开讲,主讲堂设在宝武人才开发院100号教室,四大基地同时实况直播。设备部11位首席师首先登上讲坛,开设互动式的技术专题讲座,为点检人员答疑解惑。“设备信息数据快速整合与利用”“承压类管状设备断裂失效分析”“设备智能化运维技术”“计量管理及测量管理体系”……首席师们把自己多年来研究的心得、掌握的技术、积累的案例倾囊而出,学员们也把自己的实践经验、疑难困惑与大家交流共享。设备部还计划邀请王军、孔利明等技能专家及各厂部首席师加入讲师团队现身说法。“大咖”们的榜样力量、人格魅力,在技术创新上的独到之处,让学员们触动很大,报名听讲的人数、网上的浏览量不断增加。“过去解决过一些现场问题,但很少去总结、收集案例,提升到理论高度,现在也想试试看”课后许多学员还主动与首席师建立了联系,迸发出参与创新热情。
后记
教与学,在设备维护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开展的两年来,逐渐演变成一种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学员和现场的需求成为教学的方向和指针,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内容,又提升了学员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了现场实际工作。为了让教与学进一步形成闭环,组织者还策划实施了点检技能比武,电、机、仪三年一轮,2017年首轮电气技能比武刚刚战罢,今年的机械技能比武又将再燃战火。以比武促学、检验学习成效、发现教学短板、完善教学内容,发掘更多岗位“新星”。
就在结束采访前传来消息,青山基地计划通过3年时间,选派180名设备点检员到宝山基地对口岗位轮岗培训。第一批30名学员已经报到。“教学的模式要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今后,基础班学员会逐渐减少,但随着多基地管控、‘智慧制造’‘操检合一’等新需求的产生,培训的方式方法、内容都会作出调整。”在培训组织者们看来,要继续上好这堂课面临的挑战,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