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 丹
王明江是宝钢股份武钢有限炼铁厂机械专检员。2017年,他主持研发的包含11项国家专利的“大宗散状料传送用斗轮机关键构件的改进与应用”项目荣获全国冶金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武钢有限炼铁厂陆运料场中的堆取料机,远远望去,像极了钢甲巨兽。每一次走过“巨兽”的“钢爪”———斗轮机,王明江总忍不住多看两眼,仿佛有一肚子“情话”,欲语还休。
斗轮机,正是王明江守护的关键设备之一。由于料场环境、散料性能等因素影响,斗轮机时常出现传动装置工作不稳定、传动件过载损坏等问题,不仅制约设备产能发挥,更增加了设备运行成本和职工劳动强度。
“每一次看着工友们弓腰清理积料的背影,我总觉得要做点什么。”于是,王明江潜心埋首,致力于研究“一种斗轮取料机及回转减速机的联轴器”、“斗轮式取料机的轴承”、“一种方便维护的斗轮机减速装置”等多个项目。
有时,一个灵感来了,王明江更是不顾一切想要抓住它。一年冬天,气温降至零下2摄氏度,厂里传来消息,斗轮机斗轮轴承烧损。王明江冒着严寒来到现场,仔细分析、判断原因,及时排除了故障。这次现场抢修,给王明江带来一场重感冒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灵感。他忍着咳嗽搭车跑到武昌新华书店查找相关资料,“一种轴承密封方式的优化改进”瓶颈问题被一举击破。
一个方案的产生,王明江需要反反复复推敲、验证。有一年,正是夏季高温时节,为了保证联轴器测量数据和惯性当量验算正确,王明江在现场与办公室之间往返多次却毫无怨言。为了几个关键数据,他硬是花了近2个月时间,查询资料、验证验算、优化方案,终于寻求到联轴器优化改型的最佳路径。
不负时光的努力,终于结出璀璨的果实。
2015至2017年,由王明江主导的这项包含11项国家专利的设备改进成果,被成功推广应用到炼铁厂料场5台斗轮机上,实现了设备故障时间降低85.81%、作业效率提高39.66%、材料备件消耗降低83.33%、创效2600多万元的良好效应。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和年复一年的积累中,王明江也完成了从普通工人到高级技师的蜕变。近年来,他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取得企业技术秘密8项、国家专利成果24项。2017年11月,他主导实施的“一种具有缓冲力的斗轮减速装置”技术成果,一举摘得全国发明展银奖。把职业变成事业,王明江让自我价值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