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冯茂芬
老旧的钢铁工业厂房改造后能变成什么样?原宝钢集团二钢厂区的靓丽转型刷新了人们的认知。现代空间与老工业风貌相互融合的建筑风格,以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的科技产业园区定位,融合科技金融、高端园区商业配套、创新创业社区、电竞文创等新型业态与生态圈的功能布局与打造,成就了这片区域的新地标———互联宝地。这是中国宝武转型发展的示范性项目,“互联网、”创业创新产业园。
从资源到资产
二钢公司的前身是上海第二钢铁厂,1998年进入原宝钢集团。二钢生产的线材产品广泛应用于我国重大工程桥梁、电梯等,被誉为“中国线材工业摇篮”。二钢的发展始终伴随上海城市的发展。为贯彻落实上海市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2006年起,二钢产线陆续关停,到2010年,二钢全面停产。至此,见证了上海钢铁工业发展史和城市变迁的二钢公司,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2015年,钢铁市场突如其来的严冬使许多钢铁企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钢铁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必须谋求转型发展。彼时,宝钢已经提出了加快转型发展的新任务。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当时曾说过,“在沪制造单元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型越来越迫切。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空间资源的配置倾向钢铁服务业,是宝钢转型的一个重要途径。”适逢国家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发布“互联网+”指导意见和上海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杨浦区打造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万众创新示范区的总体要求等大背景。面对上海市老工业区城市更新,加快推进“互联网、”、智慧制造、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等新的发展机遇,二钢地块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处内环紧邻北横通道的便利交通;周边有五角场商圈和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聚集的人气;享有与杨浦区长阳创谷“面对面”的浓厚科创氛围,理所当然要顺应城市发展需求,让低效的存量土地资源要转型发展为“亩产更高的资产”。
2015年11月,原宝钢集团与杨浦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二钢地块。原宝钢集团拥有“互联网、”领域的产业优势、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杨浦区则占据人才高地、技术高地和产业政策优势。双方约定,携手把二钢地块打造成功能集聚、形态新颖、生态协调的“互联网、”创业创新示范产业园,进一步推动城市存量更新改造与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合作,实现“产城融合”。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现场,杨浦区领导对双方的合作充满期待,“宝钢对二钢区域的定位符合杨浦未来的发展方向。二钢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它今后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都值得期待。”陈德荣的语气掷地有声:“我们要把二钢地块转型作为宝钢转型发展的一个试点项目、标杆典型。”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