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燕园为邻宝钢发展与宝山区老龄委 共同举办大型户外公益活动行香子·贺重阳秋意即时杂想秋之独白书画  张心志蝶舞申城小时候看“西洋景”“伴老”队伍中应多些年轻人敬老贵在平时图片新闻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381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8-10-26

往事钩沉

小时候看“西洋景”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严志清

“西洋景”,也叫“西洋镜”,是过去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一种设施:一只一米多高,约两米宽的木柜,木柜安放在一只同写字台一样高的架子上。在木柜前面的板上开着几个洞,每个洞上装有一块碗口大的放大镜,在木柜后面的底板上排列着许多画,每幅画有的镶嵌在镜框里,也有的贴在木板上。木柜前放着几只骨牌凳,买了票的人可坐在凳子上通过放大镜观看里面的画片。木柜有大有小,里面都分隔开的,小的分两格,可两个人同时观看;大的分四格,可以四个人同时观看。操作的人将画向一个方向推或拉动,看了一幅再换一幅。因为起初所展示的画大多是“西洋画”,故称为“西洋景”。有的地方称作“拉洋片”。放“西洋景”的人一面推或拉动画片,一面向大家介绍每幅画片的内容: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添油加醋,将画的内容讲得格外精彩生动,引得小孩子们心里痒痒的,总想一睹为快。

我小时候也特别爱看“西洋景”,只要一听说街上来了放“西洋景”的,立刻奔出去看。花相当于现在一角钱就可以看一套画。一套画,有的十多幅,有的二十多幅,多的有三四十幅。每幅画的面积很小,大约一平方尺,但通过放大镜,看起来就显得特别大,气势恢弘,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非常新鲜有趣,所以百看不厌。

后来,画的内容有所改变,有人将许多中国古典小说的故事,画成了连环画,上了“西洋景”:有水浒故事、三国演义故事、西游记故事、说岳全传故事、三侠五义故事、说唐全传故事、二十四孝故事等等。那时,我特别爱看“岳飞枪挑小梁王”“岳飞大败金兀术”和“武松景阳岗打虎”的故事,每个故事都看过三四遍,还能讲给小伙伴们听。

记得我在读四年级时,班主任在班里开展讲故事比赛,班里共有7个同学报名,我也在其中。我就讲了“武松打虎”的故事:我从武松一下子喝了18碗酒,不听店家劝告,醉醺醺地上了景阳岗,酒力发作,醉卧在一块大石上面讲起,讲到突然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虎,他一下子被惊醒,抡起哨棒与大虎搏斗,心急慌忙之中哨棒打在了树枝上,将哨棒打断,最后赤手空拳将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打死的经过讲得具体生动,结果获得了第一名,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从此,我看“西洋景”更加积极了。为了看“西洋景”,我还吃了一顿“生活”呢。一年寒假,街上来了放“西洋景”的,我从家中偷了钱去看,一个上午看了6部故事。回到家里已经是吃中饭的时间了,父亲知道我偷了钱,就把我打了一顿。

有个俗语叫作“拆穿西洋景”,意思是这“西洋景”并没有什么秘密和奥妙,只是一幅画通过放大镜变得大一些而已,拆穿了就没有什么稀奇,不值一提了。这俗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就像上海大世界里的“哈哈镜”,只是镜面凹凸不平,照出的人像显得怪异一样,并没有什么奥秘。可那时因其它文娱活动很少,所以这“西洋景”就成了小孩子青睐的宝贝。

小时候看“西洋景”也有不少好处:丰富了生活,开阔了眼界,获得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西洋景”里的许多故事,触发了我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后来,我把“西洋景”里展示的故事的原著全都看了,不仅增长了知识,还给我写作故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