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鞍钢无缝钢管供货 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太钢获得GE“最佳交付奖”包钢不断深化企地融合南钢耐候钢助建北京冬奥场馆宁钢首套顶燃式热风炉 顺利点火烘炉河北张家口新能源发电统调装机容量占比超工信部部署2019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福布斯发布全球企业2000强发改委等四部委明确今年降本重点一季度全球粗钢产量4.441亿吨浦项呼吁墨西哥放松进口钢铁限制中韩船企争抢俄罗斯300亿LNG船大单全球首个5G智慧矿区无人驾驶应用发布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43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5-24

中国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据新华社信息 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19)》和《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19)》。报告指出,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内生于经济转型升级中所创造的智能化需求,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呈现出加速融合发展的趋势,应用场景的开放和数据生态优势的形成是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

应用驱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

报告指出,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是需求牵引的。截至今年2月28日,报告共检测到745家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大约占世界人工智能企业总数21.67%,排名第二。其中,应用层企业占比高达75.2%,广泛分布在包括智能制造、科技金融、数字内容和新媒体、新零售和智能安防在内的18个应用领域。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量。

从样本企业的核心技术分布看,大数据和云计算占比最高,为21.3%,其次是机器学习和推荐、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人脸和步态及表情识别,占比分别为17.2%、9.4%、8.6%。从研发强度来看,在可获得研发强度数据的113家人工智能企业中,平均研发强度为9.14%,远高于2018年国内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

从人工智能专利布局来看,中国是数量最多的国家,集中在应用层。去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量达到13万余件。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相关专利累计占比超过全球80%。美国在基础层拥有专利控制力,技术层则呈现中美双寡头竞争格局,应用层中国专利占比领先。从专利布局的技术领域看,技术研发的热点领域为基础层的智能芯片和智能传感器、技术层的语音识别和机器视觉、应用层的智能驾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行业成为投资风口。去年,在745家样本人工智能企业中,能够检测到发生融资事件的企业为577家,融资总额为3832.22亿元,是2017年的2.04倍,排名全球第一。

近年来,各地纷纷通过成立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的方式来推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协同创新和发展,人工智能的产业生态在不断完善。报告共检测到94所中国AI大学和75家非大学科研机构、人工智能产业联盟117家、163家人工智能产业园和地方政府出台的259项政策。

创新生态系统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报告基于对745家人工智能企业关系数据的价值网络分析表明,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不仅高度开放,而且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从人力资本关系看,样本人工智能企业核心人力资本的24.22%拥有在国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学习的经历,19.80%拥有在国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工作的经历。从技术关系看,17.83%的技术输入关系来自国外企业和研究机构,对国外企业的赋能关系占赋能关系总数的比重为9.49%。

从样本企业的价值网络结构看,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是“极核”状的,包括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科大讯飞和商汤科技在内的平台企业成为关键主导者。五大开放创新平台仅占745家人工智能企业的0.6%,但是关联节点数和关系数占比分别高达13.7%和11.3%。

专家认为,开放创新平台不仅是智能经济的主要技术赋能者、人力资本的重要供应方,而且是关键投资者。“平台+赋能+中小微和新创企业+开发者”成为中国智能经济发展的基本组织形态。

报告认为,未来如何推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场景进一步开放、数据生态优势提升、技术平台体系创新、核心产业部门和融合产业部门良性互动、形成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是今后人工智能科技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区域发展“极化”现象明显

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和浙江省,占比分别为43.2%、16.9%、14.9%和8.3%,这四个区域的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指数得分也最高。从城市来看,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杭州市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上排在前四名,明显高于其它城市,是城市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

从评价指数的分项排名看,产业竞争力排名较高的省市自治区都是人工智能企业较为聚集的地区。城市经济转型和升级过程中创造出的智能化需求,是引致创新资源集聚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报告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和核心产业部门的发展,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创造的融合产业部门的发展,将会推动人工智能科技产业从区域“极化”走向扩散。在后发地区的发展中,如何引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实现融合产业部门的快速发展,是加快区域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专家指出,未来区域政策的重点不在于招商引资政策,而在于如何形成政府战略引领、市场需求牵引和政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推动机制。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