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国人的观念,家就是个窝或巢,即使已婚若无自己的房,那也不能算真正的有了家。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鞍钢,我心中仍念着自幼出生长大的故乡和父母亲朋。在钢城仅生活了三年,即以婚后两地分居为由回到沪上。当时1965年,经组织部门关照,将没背景者从三类户口转为一类,实为幸运。
那时来沪就业,首先要做两件事:凭介绍信到单位报到和去派出所上户口,前者关饷,后者管粮。自己没房无处落脚,只得先将户口挂在父母家。这是一间石库门的客堂楼,面积19.8平米,本本上已有四人,即爹妈加两个弟弟,大弟已上本地大学,实际住校,周末才回打地铺,平时只睡三人。室内大小床各一,加上马桶、大小橱、箱柜和饭桌椅等杂物,空间所剩无几,无法再添一床。按当年标准,人均面积小于3.0平米才算困难户,故咱也不能享受分房待遇。再说上海规定婚房应由女方提出申请,厂方就让我暂栖单身宿舍,这一住就是14年。
1978年,宝钢打下了第一桩,原单位一些人因支援建设调入宝钢。虽口头上向组织部门和厂领导提出申请,可名单上无我,回答是刚让你脱产半年去进修英语还没发挥,这么能放呢?好在知悉昔日鞍钢领导来宝钢工程指挥部任职,拜访并表达了自身的困境。不久愿望实现,且妻亦从远郊调至宝山,结束了多年的半分居生活,分到了带厨卫的50多平米二室房。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领头羊的宝钢生产生活皆不断趋好,我家的房子也搬了好几次,从二室户调整至两室半一厅,再到三室一厅全向阳近100平米的末次福利房,住房面积越来越大,房型越来越好。老厂同事知后纷纷议论,昔日宝钢初建,感觉其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商业欠发达、看病难、高档文娱活动场所稀缺……总之,宁要市区一张床也不拿宝钢一套房,真是目光太浅啊!听得自己心里喜滋滋的,没有改革开放哪有今天?此处离长江甚近,背靠公园,空气清新环境风景皆佳,宝钢泳池全年免费开放,以为就此终老。
谁知,随着岁月流逝,妻双膝发炎关节积水,肿得与大腿一般粗,上下楼梯困难,看病时连公交车都上不去,只得用轮椅。孩儿们工作、居住皆在市区,虽有车也因距离远水救不了近火。无奈之下,以面积换距离,搬至内环外侧的高层电梯房18层上。既接近了小辈,便于相互照应,又免去攀登台阶之苦。
家的变化,实质是感恩改革开放以来一个平头百姓生活的不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