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再迎政策 红利 期“鞍钢制造”供货我国 首个快堆核电示范工程青山控股与华峰战略合作鞍钢股份首个海关监管料场投运攀钢彩涂产品“登”上青藏高原酒钢成功轧制TC4钛合金板世界首座浮动核电站起航前往俄远东地区我国首部资源税法明年9月1日施行 2019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出炉我国将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原材料成本上涨致钢企效益下滑沪东中华交付首制世界之“最”化学品船我国制造出10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丰田和铃木宣布达成资本合作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46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9-06

我国国家级AI创新平台扩围至15家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再迎政策 红利 期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据新华社信息 日前,从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获悉,我国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再添“新军”,华为的基础软硬件平台、平安的普惠金融平台和小米的智能家居平台等10家头部企业正式入选。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再次迎来政策“红利”期。在这一领域,我国逐步走出了一条需求导向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应用倒逼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的独特发展路径。

平台扩容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上海将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同向发力,让一切人工智能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鼓励人工智能最新成果在上海率先“试水”,力争在一些关键核心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努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这是日前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传出的信息。

这只是一个“缩影”。在当天的论坛上,科技部正式新增十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包括依托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视觉计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上海明略人工智能(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营销智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建设基础软硬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自此我国国家级AI创新平台扩围至15家。

在为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搭建顶级交流平台的同时,工信部也继续面向全球“揭榜挂帅”,会上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视觉图像身份识别、智能传感器四条测试赛道。

新技术加持产业化加快落地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化加快落地。“据相关机构测算,到明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突破1万亿元。”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蓝图初步显现。其中,北京、上海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已形成头部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园区正加速推进,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为代表的三大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占全国的86%。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安防、体感交互、智能制造等新技术逐渐发展成熟,除了BAT押注,海尔、华为、小米、美团、滴滴、今日头条等企业也纷纷进入人工智能领域。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人工智能+制造业”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落脚点。随着人工智能对传统行业溢出效应显现,人工智能企业聚焦应用场景将加速落地。目前,除依托百度建设自动驾驶、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设城市大脑、依托腾讯建设医疗影像、依托科大讯飞建设智能语音和依托商汤集团建设智能视觉等五大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外,还广泛应用到制造、医疗、交通、家居、安防、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已超1000家,AI芯片和开源热潮持续升温,商汤、云从、旷视、依图等头部创业公司落地竞争白热化。

以上汽集团为例,近年来其紧紧围绕智能驾驶、智慧出行、智能制造三大领域,建设业内最大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和首家人工智能实验室,积极探索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信息通信技术与应用场景更好结合,抢抓前沿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契机,加快推动汽车工业进化变革。

行业法律制度建设加快完善

作为新生事物,人工智能在法律、伦理等方面一直饱受争议。今年5月,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揭牌,明确了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伦理规范和治理体系的相关任务。6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突出了负责任和开放协作的主题。

日前,上海市计算机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发布《中国青年科学家2019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上海宣言》,强调人工智能发展需要遵循的伦理责任、安全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等四大责任。

“我们要积极推进多元共治,坚持多主体参与,多手段结合,量身打造治理规则,深化道德伦理研究,强化安全保障,保护个人隐私,规范行业秩序,为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国家将重点实施三大行动。

一是实施人工智能创新伙伴行动。以100家人工企业智能技术企业和应用企业为重点,支持开展协作研发,协同生产和协力推广,解决共性技术,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二是实施人工智能资源共享行动。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完善开源平台体系,深化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和信息资源共享,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指导意见,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三是实施人工智能开放发展行动。深化与世界各国在人工智能技术、标准、产业、法规伦理等领域全面合作,共商人工智能治理规则,共建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