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春江
最近,钢铁行业的新闻热点,莫过于中国民营企业家李赶坡旗下的河北敬业集团达成了收购英国钢铁公司的临时协议。看到这个消息,既觉得欣慰,又感到深深的遗憾。
欣慰的是,英国钢铁公司是被中国钢企收购的。英国是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凭借钢铁业的发达,英国国力大为增强,十九世纪成就了“日不落帝国”。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曾提出了钢铁行业要“超英赶美”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钢铁业强大了,中国的钢企有能力收购英国的钢厂了。
遗憾的是,我们宝武在哪里?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按理说,中国宝武应该最有条件、最有能力成为海外并购的主角,然而现在却只是成了看客。河北民营企业家李赶坡年届七十,已是古稀之年,但他的敬业集团创办仅30年,规模目前已居国内钢企第18位,这次并购英国钢铁公司,无论最终能否顺利交割,都已充分体现了民营企业的开拓意识和企业家的敬业精神;而我们说了多年,还没迈出这一步。“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在国际化方面被别人赶超,是不是值得反思?
为什么我们的国际化总是那么的犹豫不决?有人说,我们的国际化人才不够。可是,宝钢股份是最先、最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的钢铁企业,早在40年前就已经派人到海外去推进全球化采购和全球化营销,说我们因为没有人才导致海外没有突破,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也有人说,是我们的能力不够。但是,河钢收购塞尔维亚钢厂,福建民营企业家陈法官在马来西亚关丹建了300多万吨钢厂,温州民营企业家项光达在印尼做了青拓不锈钢项目,包括这次李赶坡收购英国钢铁公司,难道是他们的能力比我们强吗?当年国家决定建设宝钢的时候我们又有什么呢?难道那时候我们的前辈就已经建设、管理、运营过一家全流程现代化特大型钢铁企业了吗?正是以黎明同志为代表的宝钢人发扬“三感”(光荣感、责任感、紧迫感)精神,敢为人先,迎难而上,才奠定了宝钢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们的国际化停滞不前,说到底是我们的管理者担当不够、进取精神不足。明明有优势,到了不想干事的人眼里就成了劣势。不想做事,可以找一万个理由、借口;要想做事,也会有一千种、一万种办法,关键在于“只要有想法就一定有办法”。那么为什么会没有想法?我看还是我们“不忘初心”的使命感不够强,一部分人缺乏开疆拓土的精气神,缺乏当年宝钢人的85·9精神。创新需要开拓,创业需要激情,在现有的环境里安逸已久,有的同志斗志消磨、意志衰退,已经不愿意突破自我、不愿意走出“舒适区”了。这样的话,李赶坡赶着上坡,而我们就只能下坡了!因此,我们国际化的落后,根本不是能力的落后,而是精神的落后!意志的落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不是口号和传说,而是成功的实践和精彩的现实。”如果到今天我们还是只盯着国内市场,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如果我们的生产基地连国门都没能走出去,又何谈“成为全球钢铁业的引领者”?如果我们在“一带一路”海外布局方面无所突破,又何以体现央企践行国家战略的龙头作用?
其次,从一个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全球化、国际化是必须要突破的瓶颈,只有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才能够获得更高的配置效率。因此,坚持国际化战略,发展海外事业,既是国家使命担当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时不我待。中国宝武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势在必行,期待着海外全流程钢厂基地早日落地。目前,中国宝武的钢铁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亿吨宝武”指日可待,但我们决不能满足于规模上的“第一”,要真正成为量与质、大与强、名与实完美统一的“全球钢铁业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