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立新霍燕华王中东
莫剑斌是韶钢南华置业的一名高操,负责园林绿化养护。他在工作中注入智慧绿化理念,凭着发明实用新型专利,领先全国同行一步。
2016年,莫剑斌应聘进入南华置业园林绿化公司。在花园工厂建设热潮中,他这个现场施工员早出晚归,人员调配、机械施工、土方质量、苗木种植……孜孜不倦地解决每一个小问题、小状况,往往在现场一待就是一天。
2018年下半年,莫剑斌投身于韶钢炼铁路绿化工程,每天在不同作业面连轴转,做好现场指挥、监督工作。他和同事们选择晚上填土、白天种植。由于人手不够,莫剑斌常常白天完成种植任务后,晚上跟踪种植土方回填,经常延时至凌晨才回家休息。为了赶工程,他在现场从早上七点多一直跟踪到凌晨,持续了近一个月。很快,一条由黄槐树、双荚槐组成的“黄金大道”与韶钢樱花大道相呼应,成为一道美丽景观。
莫剑斌重视工程质量。吊运树木时,他盯着现场指挥吊运,避免在吊运过程中造成树皮损伤;种植时,严格把控树穴深度、土方质量;种植后,总是第一时间安排支撑固定、定根水浇灌。今年5月的单宿改造、9月的第三出口绿化种植,为了避免炎热天气导致树木脱水影响成活率,他组织施工人员对每一棵树进行包棉保湿,安装高位雾化喷头,树木成活率95%以上。
“最难是反季度种树”,“阴香树皮薄、一晒就暴皮”……莫剑斌谈起养花种树心得不少,让人以为他是工作几十年的老园丁,其实他是凭着对绿化事业的热爱,短短三年,从一个绿化行业的“菜鸟”,华丽转变成一名专业技术骨干。
三分种,七分养。轰轰烈烈的工程之后,就是耐心细致的养护。莫剑斌积极开动脑筋,决定走智慧绿化养护之路。早些年,莫剑斌在炼铁厂和团队一起搞技改、攻难关,发明的“一种改进型气抽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真空碳酸钾脱硫技术的优化与应用”获韶钢年度科研成果一等奖。2018—2019年,公司加大智慧制造力度,他和团队一起,借鉴温室大棚灌溉技术,结合钢铁企业的绿地特点,自己设计、施工,费时三个月,改造、实施绿地智能灌溉系统。这个系统有多牛?原先要10人浇水,现在技术员只需巡视现场,轻点手机操作,阀门应声而开,水淋不断,解决了招人难、夏天淋水易中暑、粗放无差别淋水等问题。
浇水自动化,施肥也自动化。国内外施肥主要有两种,一是用小型施肥机,需要有人值守,一种是挖池子。莫剑斌与同事们用“水车+智能灌溉系统”模式,发明“大容量自增压可移动式液态肥装置”,改变了传统的施肥作业方法,作业效率提高80%,植物吸收率由过去的30%提高到70%。
这两年,莫剑斌创新不断:目前申请的“一种绿地远程灌溉装置”已获国家专利授权,在全国钢铁行业中率先使用远程无线绿地灌溉系统,打破人工浇灌的落后局面,提高绿地养护等级及智能化水平。莫剑斌和作业区的工程师、技术骨干组成“智能化攻关小组”,更好地推进绿化智慧制造工作,引领绿化行业的智慧创新,打造更美丽的新韶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