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宾馆,这家宝山地区最早的涉外四星级酒店,伴随着宝钢的建设一路走来,曾是上海市接待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最多的酒店之一,自带主角光环,一度风光无限。按照宾馆员工的话来说,“这可不是一般人能进来的地方。”然而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酒店、餐饮业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原来一枝独秀的宝山宾馆,在市场化运作后经营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去年上半年,集团公司决定对已有四十多年历史的宝山宾馆进行升级改造。企业涅槃重生的同时,宝山宾馆1 00多名员工也面临着艰难的转型。
■记者王磊
搭舞台,让员工唱主角
2019年7月,宝山宾馆在集团公司和宝地资产的全力支持下,创立了中式快餐店品牌———得来鲜餐饮运营中心(简称“得来鲜”餐饮),为互联宝地、宝钢大厦等产业园和商业楼宇的租户提供用餐服务。“得来鲜”餐饮打破了宝山宾馆原有的“大锅饭”经营体制和机制,采用经营承包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建立员工与企业一起发展分享经营绩效的激励模式。目前,已有4名原宝山宾馆员工当上了店长,签订了承包协议,并带动了几十位宝山宾馆员工加入了这个全新的创业团队。
“得来鲜”店名的创意,来自于“美味”英文“del ici ous”的音译,“信、达、雅”兼备,可谓神来之笔。宝山宾馆员工张雄林对这个新品牌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得,就是要让品牌得到市场的认可;来,就是我们要通过优质服务,让客人来了又来;鲜,就是我们的食材要新鲜,口味要鲜美。”张雄林就要退休了,但他没有选择平稳着陆,而是选择了到宝钢大厦“得来鲜”餐饮再次创业。这位沪上颇有名气的餐饮老法师说:“企业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我们要干出点名堂来,这样才对得起宝山宾馆这块金字招牌!”
对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得来鲜”品牌,宝地资产和宝山宾馆全力支撑,精心呵护。
自从成立以来,“得来鲜”餐饮每周都要开经营例会,从菜品研发到经营模式到对标同行,不仅各个分店相互交流,而且由宝山宾馆的老法师们,给新店长们出谋划策,“号脉问诊”。同时,宝山宾馆也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充分授权,不再大包大揽,由直接采购变为管供应商资质。如原材料采购,各分店在合格供应商目录内自行采购,由管供应商变为品质管理,既保证了食材的新鲜,也促进了经营绩效的提升。
走出舒适区勇敢再创业
2019年10月下旬的一个清晨,6点刚过,宝地资产的一位管理者一个人来到了位于互联宝地的“得来鲜”餐饮。偌大的店堂里,只开着一个小灯,店长王利国正和几位员工围着一个小桌子包荠菜馄饨。王利国40出头的年纪,原来是宝山宾馆的一名厨师。他刚刚和宝山宾馆签订了互联宝地“得来鲜”餐饮的承包合同。这位宝地资产的管理者放心不下,特地一大早去看看情况。眼前的一幕让他的心放下了,“我们的员工有这样的状态,肯定能干好!”
这位管理者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宝山宾馆多年来由于机制体制的问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习惯于“旱涝保收”,干多干少一个样。在这样的舒适区里呆惯了,自主创业能行吗?王利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这个承包合同可谓一波三折,自己的心里挺矛盾,一方面感觉自己还年轻,想闯一闯;一方面家里他是顶梁柱,孩子还小,舍不得原来这份“旱涝保收”的工作。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宝地资产和宝山宾馆的领导多方协调,解决了王立国的顾虑,并调整了承包保证金。王利国每天头班地铁从月浦赶到互联宝地,忙得晚了,又是末班地铁回家。他自己笑称,“现在家变成了旅馆,睡一觉第二天又出发了。”
原来王利国只管烧菜,现在不一样了,从原材料采购到套餐设计再到账目流水,都要一一过问。“说心里话,苦是苦,累也累,但人的状态不一样了。学了很多东西不说,眼界也开阔了。”打开店里的《奖惩制度细则》,林林总总20多条,从考勤制度到服务标准,从定置管理到个人卫生……俨然有大企业风范。而这,都是王利国和员工们一条一条自己定下来的。这几个月来,王利国没少向荷特宝、索迪斯这样的大品牌“偷学”,按他自己的话说,“这些经营和管理技能,掌握了就是自己的。”
从一个“骚扰电话”起步
2019年7月1日,“得来鲜”餐饮进驻宝钢大厦。店长黄钦发现,这里的情况是“粥多僧少”,固定客饭量只有80份左右,很难让“得来鲜”保持正常的运营,当务之急是要打开市场。店长黄钦排摸了楼宇内商户的情况,然后一家家打电话自荐。由于手机信号不佳,黄钦就用了办公室的电话,但几个电话一打,别人却认为他这是骚扰电话,一接就挂。后来一查才知道,这个座机是3字头的,难怪别人要误解。黄钦学乖了,电话打通第一句话就是,“你好,我们是中国宝武……”这才消除了误会。为了拓宽客源,黄钦动足了脑筋,经常是“死缠烂打”,尤其是看到生面孔,以至于很多客户给他起了个绰号———“小蜜蜂”。附近的楼宇,黄钦和团队成员们跑了个遍,甚至连美食广场都去发过“传单”。
黄钦原来是宝山宾馆餐饮部的大堂经理。他说:“原来要是客人反映菜烧得不好,扔回去重新烧就行,现在可不能当这样的甩手掌柜了。哪里不好?怎么弥补?这些都是我这个店长的事情了。如今,宝钢大厦的业务逐步走上了正轨,每天的客饭量保持在了350份左右。这对于每天在盛桥和宝钢大厦之间往返的黄钦来说,是一件值得小小欣慰的事。”
正如宝地资产的一位管理者所言,企业改革,员工转型,根本的力量来自于党组织。如今,无论是在宝武大厦、宝钢大厦,还是宝地总部、互联宝地,都活跃着原宝山宾馆的员工。他们从方寸之地的厨房中走了出来,在企业的关爱扶持之下,迈入了广阔的大市场。他们活跃在餐饮服务、物业管理、接待服务等岗位上,以崭新的精神面貌,重塑着宝山宾馆昔日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