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四海,震寰宇,五星红旗开辟历史新纪元。浴火重生的钢铁业,在废墟上描绘美丽图画。
历经白手起家、艰苦卓绝的奋斗,钢铁以挺拔的脊梁,支撑起共和国薄弱的工业基础,哺育着泱泱大国的工业建设。
▲1953年马鞍山铁厂建成后的高炉群
十 人民政府接管钢铁企业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彻底摧毁了国民党长江防线。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生的共和国,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急需的各种重要物资极度匮乏。当时,全国年产钢量仅15.8万吨,人均不足300克,是美国的0.17%、英国的0.95%、日本的3.2%。发展钢铁被认为是实现工业化的根基。毛泽东主席说:“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
人民政府从劫后的废墟上接管钢铁企业,并使之快速恢复生产。中国钢铁工业在绝境中迎来新生。
1949年5月3日,南京市军管会正式接管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华中矿务局马鞍山分矿,6月宣布复工。
1950年1月1日,马鞍山矿务局成立。
1953年2月,马鞍山矿务局更名为“马鞍山铁矿厂”。10月,改称“马鞍山铁厂”,隶属于华东钢铁公司。同年,国家重工业部正式批准《马鞍山铁厂计划任务书》。全国19个城市为马鞍山铁厂恢复与改造炼铁炉工程制造或提供各种必需的设备和器材。在国家、华东工业部和安徽省委的领导和协调下,一方面按工程计划,积极组织开拓基地、搬运器材、修建码头;另一方面,从天津、北京石景山、辽宁本溪、山西阳泉、河北龙烟、山西太原、湖北大冶等15个省、市和重点企业,调集施工力量和技术骨干。经过半年时间,马鞍山铁厂完成了施工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6月1日,高炉改造工程破土动工,拉开了马鞍山铁厂建设的序幕。9月16日,改造后的2号高炉率先竣工投产。到12月15日,其余5座炼铁炉也陆续竣工并投入生产,年设计生产能力20万吨生铁。
为适应炼铁工业的迅速发展,1953年至1957年,马鞍山铁厂先后改建和投入生产的矿山有11座;1957年,铁矿石产量达80万吨,为马鞍山铁厂向钢铁联合企业发展奠定了原料基础。当年2月,马鞍山铁厂开始酝酿建设钢铁联合企业。
在马鞍山铁厂热火朝天建设的同时,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则对其区域内的各类钢铁企业进行整合规划。
1949年5月,上海市军管会接管了上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所属钢厂和亚细亚钢铁厂等6家钢铁企业。为加快恢复国民经济,国家重工业部从东北、华北地区老钢铁基地调运生铁、钢坯支援上海,各钢厂相继恢复生产。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上海相继办起了大批私营钢铁厂,全市钢铁企业从原有的60多家发展到150多家,其中大部分是不足10名职工的钢材加工厂。至1952年,全市钢和钢材产量分别达到7万吨和14万吨。
上海小型钢厂多,产品品种特别是小型钢材品种比较齐全,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但许多利用废钢轧材的私营弄堂小厂没有正规厂房,劳动条件很差,交通运输不便,难以发展。针对这一状况,1956年,国家确定了“立足实际、保持特点、发扬优势、克服缺点”的上海钢铁工业发展原则,提出保留12家钢铁企业,以及一些生产特殊品种(如无缝和异型钢管)的小轧钢厂。位于吴淞的第一厂和浦东的第三厂技术力量较雄厚、工人素质好、厂区较宽阔,被列为重点发展厂;第二厂、新沪钢铁厂以及一些专业轧钢厂,具备一定的条件和潜力,被保留和发展;上海钢铁试验研究单位的技术水平较高,并建有转炉炼钢车间,也被作为发展重点;一些没有发展条件的小厂则将其设备和人员向保留厂转移,尽量不使工人和原来的厂主失业。此外,为填补上海没有特殊钢厂这个缺口,决定新建一个特殊钢厂(即后来的上海第五钢铁厂)和铁合金厂,从而使上海成为国内钢材品种较全的生产基地,以适应军工、机械、仪器部门的需要。此外,由于上海有钢无铁,影响了钢铁工业的发展,为此提出在第一厂建设高炉,以供应生铁。
根据这一规划,上海对各类钢铁企业进行裁并、改组和扩建。1957年,上海钢铁公司第一厂、第二厂、第三厂先后更名为“上海第一钢铁厂”(简称“上钢一厂”)、“上海第二钢铁厂”(简称“上钢二厂”)和“上海第三钢铁厂”(简称“上钢三厂”)。将187家分散落后的小厂分别并入上钢一厂、上钢二厂、上钢三厂等9家大中型钢厂和合并新建的企事业单位。1958年1月,隶属于冶金工业部(简称“冶金部”)的上海钢铁公司下放上海市,改制成立上海市冶金工业局。
(未完待续)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