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讲师许慧华
宝钢发展首席操作师
高级技师、工程师、经济师、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全国技术能手
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上海市技术能手
上海市首席技师
上海市技师协会专家咨询
委员会成员
学技能解难题,创新始入门
记得我刚入职时从事空调设备点检工作。通过刻苦努力,我很快掌握了本岗位的技能,提升了技术水平,并开始在最普通的岗位上学会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难题。如,创造出一种保护大型空调压缩机的“真空负抽气泵负压倒灌截止装置”。后来,该技术被某著名空调厂商应用在其生产工艺流程中;用简单的机械式电接点温控器微动开关进行改造,与原有电子温控系统控制回路相连,创造出解决进口中央空调电子温控系统不停机故障的“双重保护温控装置”。2005年,获得首个专利、2008年获得首项国际发明展览会成果奖,这些都大大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沉心静气忙充电,汲取知识铸能力
在对本职工作做到游刃有余后,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我充电。我报名参加了成人高考(高中起点本科),通过努力学习,以当时上海市前20名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学习。之后五年,每周4晚,每天路上花费三四个小时,其间还经历父亲骨折住院陪护等。这些我都咬牙挺了过来。同时,我通过了工程师、经济师的职称评定,技能水平由最初的中级提升到了高级技师。为了准备全国通过率仅2%的“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的考试,我每天投入五六个小时在学习上,上下班路上、吃饭时间、凌晨一二点等,只要空闲下来便抓紧时间学习。通过不懈努力,我如愿通过考试。虽然过程很艰辛,但只要付出努力,终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学以致用展身手,跨界闯出新天地
后来,我的岗位发生了多次调整,经历过空调、蓄电池、避雷检测等多项工作,也做过普通点检员、班组长、作业长、技术员直至现在的首操。
对于新技术的渴求,是我不断学习的动力。在后来从事的消防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中,我跨界从头学起,快速适应了全新的工作岗位,继而用创新的方法解决很多新的难题。如,利用人体热释红外传感器与火灾烟雾传感器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智能识别能力火灾烟雾传感器,解决了消防设备因人为产生的烟尘而误报警的问题;设计了无线遥控触发的新型感烟探测器,内部集成物理散光装置,模拟真实烟雾触探测器报警的效果,可以在线自动进行,无需登高即可检测,安全高效。
在2010年的时候,国内对二维码还十分陌生,偶然在一个日本科技网站上见到了二维码。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我研究了它的原理,发现这技术可以应用并改进我们的工作,于是创造出了基于数据库、无线通信、二维码技术的“二维码消防巡检系统”,实现消防设备设施快速定位、档案调阅、数据采集、作业自动警示及数据统计分析,提升管理水平,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低压二氧化碳大罐灭火系统是一种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消防设施。宝钢股份多套进口同类设备存在巨大的设备缺陷及安全隐患:单冷却系统、压力监控缺失、环境温度过高导致了维修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二氧化碳频繁泄压排放、安全风险高。我和很多同事为了保证此类设备的正常,疲于奔命,尤其是夏季高温时期,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我们被迫采购了很多冰块放置于现场降温,延缓故障发生时泄压的二氧化碳排放频次,附近菜场内的大冰块几乎被我们买空。最令我感动的是双休日人手紧张的情况下,我们驾驶员师傅还捎带上自己的夫人一同帮我们搬运冰块。在此情况下,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此种不利状况。于是,我带领团队展开了自主攻关,搭建了实验模拟平台,将一系列首创技术如压力实时监控、单蒸发器双冷却系统、同步冷却散热进行应用验证,终于成功开发出了超高效节能减排灭火系统安全技术。该成果提高了消防灭火设备的整体安全性能,省电节能达30%,降低故障率,有效杜绝二氧化碳卸压排放,避免了巨大的成本浪费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成果获得了国际发明展冠名奖、金奖、澳门基金会发明奖等众多奖项。
聚焦智慧制造,以智能化巡检技术服务钢铁生态圈
随着现今社会AI、5G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难得的机遇也出现在面前。去年,我结合专业,主持了一项集AI预防识别火灾、防盗窃破坏、主动辨别设施异常、无人巡检等功能于一体的“电缆隧道AI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研发。在有限的时间和经费下,根据项目特点组建多专业攻关团队,在熟悉的领域中引入全新的技术,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按期完成,在宝钢股份炼铁厂焦化电缆隧道取得了初步应用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多部门高效协作在智慧制造领域的一个成功尝试。这一项目仅仅是开始,在智慧消防道路上的一个小小环节,相信在集团公司愈发浓厚的创新氛围下,我们将会在学习与创新的不断实践中为企业创造出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