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车轮奔向世界
□李 红
我从未想过自己能参与火车车轮的生产和制造,直至1993年从马钢技校毕业,进入车轮轮箍厂成为一名电器维修人员。
我进厂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当时,从马鞍山乘火车到南京中华门需要58分钟,两地只隔57.6公里,意味着那时的火车时速只有80公里/小时。而早在1964年,日本的新干线运行时速已经高达210公里/小时。
铁路提速相关的配套设施需要研发跟进,车轮首当其冲。2003年9月,马钢启动高速车轮863研发计划。公司对车轮轮箍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对车轮的原材料成分进行了理论性研发,开展轧制钢锭的基础性研制,对车轮工艺的设计及成品加工的流程进行了可靠性开发,建立了车轮全生命周期运行系统,对每一件车轮的生产参数实现终身跟踪,做足了数据储备。
作为一名电器维修人员,我的任务就是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实现产品零缺陷转序和零缺陷出厂。火车的安全运营关乎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为此在建厂初期,公司就在车轮轮箍各建了一条生产检测线。我是从那时开始接触到超声波检测的。用于手工检测的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是电子模拟机,一台机器重约5公斤,而用于观察的示波器却只有扑克牌大小,所有检测增益数据需要经过手工计算后人为增减,机械化程度非常低。
2004年,公司引进了N DT无损探伤检测技术,投建了4条全自动车轮检测生产线,新增了静平衡、硬度两个检测工序。新检测线的投建,急需一批了解车轮轮箍生产流程、熟悉车轮构造、有责任心的操作人员来担任产品检测工作。工作了十几年的我临危受命,开始迎接新的挑战。我开始了新的学习,学习利用检测数据和检测波形对每一件过线车轮进行识别,利用超声波探伤对车轮中的双氧化夹杂实际尺寸的精准测量和量化判定,再根据超声波检测操作规程进行合理判定,并做好检测记录,以降低产品风险,为产品设计评价的可靠性改进及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在这个岗位上,我觉得自己更像一个翻译,通过检测信息和波形解读车轮的心里话,用科学的方法实现高效生产,同时为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有力支撑。每一件车轮都是独一无二的,所对应的波形也不一样的。它们要说的话都在这些数据和波形中,以这种科学的方式展现着它们神秘的魅力。
在不懈努力下,我很快成为了一名操检合一的高级操作人员,现在已经成为一名检测线的计量检定人员。一件件检验合格的车轮从车轮轮箍厂奔向祖国各地,奔向五大洲的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马钢车轮闯出了一条走向世界的高速通道。
(马钢交材检测中心)
长江的青春故事
□薛长江
35年前,干旱少雨的塞北边陲,一个男孩呱呱坠地。父亲是一位农民,因为对水的渴望,给他取名“长江”。
2007年,男孩即将大学毕业,企业校招的大红横幅挂满了校园。“宝钢股份梅钢,地处南京,六朝古都,扬子江畔……”一下吸引了男孩的注意。从此,一个叫长江的北方男孩,第一次见到了滚滚东逝的长江,见到了高炉林立、一派繁忙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在这里扎了根、发了芽,挥洒青春的汗水。我就是长江。
就这样,从一名学生转变成了梅钢职工,和一帮同来的兄弟一起打篮球、坐厂车上下班、做饭喝啤酒,一起奋战在冷轧调试的日日夜夜。时而激情,时而平淡,时而又难免落寞孤单。这样过了两年,有天夜晚遥望稀疏的星空,听着厂里机器的轰鸣,心系家乡日益年迈的父母,第一次陷入彷徨。职业瓶颈、年迈的父母和孑然一身的孤单,成为萦绕心头的“三座大山”,是留在梅钢,还是另寻出路回到我熟悉的故乡?我想这也是如我般的很多异乡客,都曾有过的困惑苦恼。
抚摸着熟悉的操作台,看着冷轧铝锌产品正日新月异,质量逐渐爬坡;看着身边同事忙碌的背影,有惭愧、有纠结,更有不舍和不甘。梅山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留存着我的青春印记,既然来到这里,总要干出些成绩。
2012年底,由于梅钢的产业集群效应,一家台资模具企业落户梅山周边。一次铝锌产品的业务往来,认识了该公司的同乡女孩。2013年,我们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如今,生活小康,有车有房,双方父母都接来南京,帮带二宝儿。一家人彼此照应,虽然忙碌,却也其乐融融。我常跟夫人打趣,梅钢也算我俩的半个月老,想想当年要离开的纠结,又笑自己当初的幼稚,梅钢见证了我的一路成长。
转眼女儿四岁了。有一天,她看我工作服上写着“冷轧厂”三个字,好奇地问:“爸爸,你们厂很冷吗”?我随口说:“哪天爸爸带你去参观参观。”这个许诺,女儿竟念念不忘,时常提起。终于有次冷轧厂团委搞家属参观日活动,才得偿所愿。一次,幼儿园让小朋友讲述一次难忘的旅行,她没选我们的秦皇岛海边之旅,没选婺源好看的油菜花,没选激动的天安门看国旗,而是单单选了冷轧厂的参观活动。自己选照片,参与制作PPT,一遍遍练习,给全班小朋友讲述参观冷轧厂和梅钢厂史馆的经历,还得到了老师的小贴花和小伙伴的热烈掌声。难说这种钢铁情结是我的基因遗传还是日常的耳濡目染。只愿她有钢铁般的意志,钢铁般的坚韧和钢铁般的健壮。
这就是我12年来的宝武故事,从毕业到工作,从漂泊客到两个孩子的爸爸,从青春少年到油腻大叔,有惊喜、困惑也有峰回路转。故事虽然平凡,却也真实,是故事更是生活。
(宝钢股份梅钢冷轧厂)
缘分,让我走进你
□黄 明
2006年,读大四的我有幸获得了宝钢教育优秀学生奖。沉甸甸的奖牌让我印象深刻,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宝武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让我也对她充满了向往。2010年,硕士毕业后,我怀揣着梦想来到上海,缘分让我选择了中国宝武,走进宝信软件。
陈德荣书记、董事长说过,“大数据中心关系集团的未来”。我从事的正是与未来相关的工作———工业大数据产品的研发和设计。2014年,为了配合公司推进工业4.0战略,作为大数据平台初期研发小组三剑客之一,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基于Ha doop分布式技术生态打造适用于工业4.0场景的工业大数据平台xI ns i ght。在无数个夜以继日的攻坚战中,我和团队披荆斩棘,构建了完全数据生命周期的大数据开发平台,迎接以1580宝钢股份智慧制造、首钢智慧大数据平台,以及湛江智慧质量大数据平台为代表的重大项目提出的艰巨考验。
2019年,中国宝武高质量钢铁生态圈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以大数据平台xI ns i ght作为构建数据湖的基础引擎和集成框架,我们大数据研发团队再次奋战在中国宝武生态技术平台ePl a t数据中台建设的第一线。
回想过往,对比当下,缘分让我走进宝信,在中国宝武的大舞台实现自我成长。“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将坚持学习、不断创新,为数字宝武、AI宝武贡献力量。
(宝信软件大数据研发团队)
从浅白到深蓝
□范东兴
“新工作服到了”,我拿到手的时候,眼前一亮,从浅白变成了深蓝,前胸后背还镶着反光。宝武大融合,工装大变样。时隔4年,我穿着这身深蓝再次踏入雄伟的湛江钢铁炼钢厂房。沿着当年走过的安全通道,扶着楼梯,踏上平台,一台台设备运行平稳,一炉炉钢水有条不紊。火车机头、鱼雷罐车、铁甲外壳、火红炉膛,除了道口的叮当叮当,一切似乎那么平静,铁水稳稳地进入了炼钢厂房。
350吨的履带吊臂伸入云端,湛钢炼钢厂新增3号RH设备开始安装。这是国内吨位最大的RH装备,工程设计也从二维升级到了三维。设备穿插于钢梁,犹如山坡的层峦叠嶂。我站在炼钢15号门前的草地上,仰望高耸的立柱。这是宝钢工程的第45套RH,也是我参与的第19套RH。闭上眼睛,已经有了它建成的模样!
椭圆的会议桌,投影的大屏幕上,是这次精炼改造项目的进度表,这里是中军帐。2020年1月,建设现场掀起了小高潮,这一次把进度整整抢回来一个月。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对湛江3号RH项目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我作为设计代表第一批返湛,接到的任务是3月底必须具备热试条件,留给整个项目团队的时间只有46天。此时的3号RH会战怎么打?我必须勇挑大梁。3月12日下午16点,天天读照常进行,项目指挥长发出冲锋号召,我作为EP代表对现场任务进行系统梳理,分系统、分专业、分队伍,甚至分配到了每一个人。目标分解到专业,任务落实到人头,兵分两路,逐个攻克。冲锋的路上需要勇猛的新兵,但这一次我意识到了一个老兵的价值。3月31日主系统全部贯通,具备了热负荷试车的条件。
10号楼宿舍里浅白的工装随风晃荡,那是初入职场的晕头转向。21年的工程现场,踩坏了安全鞋几十双,咬碎了无数的笔杆,工装也从浅白变成了深蓝。
(宝钢工程事业本部)
我的岗位我的阵地
□陈 刚
50年前,我的父辈招工来到了马钢,来到了焦炉旁,成为了一名马钢工人。1996年底,父亲工作26年后,我也成为了一名马钢职工,那年我21岁。现在的我还会记起自己第一次上班穿的那身帆布工装,灰灰白白干干净净挺挺括括。
来到工厂,我成为了一名电气工作人员。为了进一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一有空闲,我就到现场研究电气设备的构造,熟悉电路图,模拟各种故障自检自修。经过多年的研究琢磨总结提高,我提炼出了一套稳、准、快的操作方法,先后取得了电工高级工、钳工中级工、焊工等级证、浇钢工中级工及计算机操作等级证书。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我还通过自学考试和夜大的学习,我拿到了本科学历。
2006年下半年,由于整组,电气、机械人员将整体划归到炼钢维修分厂。分厂书记厂长找到我,希望我留下来,继续兼职为分厂宣传报道工作出一份力。我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毅然决然地留下,放弃了近10年的电气工作改了行。
我在马钢成长的20多年,既漫长,又短暂。这20多年,我为马钢奉献的也许不多,但在这里听到、看到、学到、悟到的却让我一生受益。感谢马钢培养、锻炼了我,给我一个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在这个平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留下靓丽的色彩!
(马钢长材事业部连铸分厂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