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动马钢“智”享未来
第05-0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600期:第05-06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01-05

“绿”动马钢“智”享未来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幸福大道


冷轧智控中心

“两于一入”“三治四化”,这是中国宝武对于环保工作提出的美好愿景和更高标准。

保护长江、造福城市,这是马钢作为沿江钢厂的责任与担当。

马钢以体系化思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环境问题治理和环保工程建设。实施厂区洁化、绿化、美化、文化工程。通过景观、道路、建筑三大方面的改造提升,使马钢南北厂区整体“颜值”飙升。今天,让我们通过几个重点工程来窥探“绿”动马钢的靓丽“身姿”。

一键轻点、轻松炼钢,机器代人、人机协同,这样的景象每天都在马钢各条产线上演。

随着5G迈向商业、工业应用,万物互联正在从愿景变为现实,敏锐的马钢人捕捉先机、顺势而为,立足马钢实际,快速上马了一批智慧制造项目。炼铁智控中心、运营管控中心、炼钢智控中心、热轧智控中心、冷轧智控中心、交材智控中心智慧制造项目等一批智慧制造成果在2020年底纷纷进入“收获期”,正在显著提升马钢产线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几处马钢智能产线和智慧工厂,见证“出乎意料”的钢铁。

关键词:守护长江

       马钢股份二渣线:         昔日钢铁渣山 如今生态湿地

本报讯(马钢记者站张泓)昔日钢铁渣山,如今生态湿地。马钢股份公司二渣线,几年前还是固废成堆。经过集中整治,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绿草悠悠、清水粼粼的生态湿地,引来白鹭盘桓。巨大的转变见证了马钢近年来为守护蓝天碧水净土付出的艰苦努力。

马钢背靠长江,坐拥马鞍山、人头矶、西山等城市绿带,与城市相互契合,融合发展,是非常典型的城市型钢厂;而点多、面广、流程长的钢企特点又决定了环保压力巨大、任务繁重。原马钢二渣线(以下简称二渣线)坐落于金家庄区慈湖塘岔路,主要承接原第二钢轧总厂产生的钢渣、工业垃圾等固废处理,其土地产权归属股份公司。

2016年初,按照马钢股份关于二渣线结构性功能调整、物料清场后永久性停产的部署要求,资源分公司专门研究制定了《资源分公司二渣山开挖勘探管理办法》,并从2016年3月开始,牵头组织对二渣山区域深埋地下的钢渣实施开挖和加工,并于当年9月底完成。

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马钢建设绿色都市钢厂的步伐不断加快,二渣线的深度治理被提上议事日程。2019年,马钢二渣线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正式立项,同时这也是2019年马钢突出环境整改问题。马钢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全局部署,能环部积极协同配合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花山区全力推进项目实施,立足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科学开展调研设计,提出了将这块区域打造为生态湿地的构想,完善细化施工方案,明确工程节点和重点。该工程于2020年6月22日开工,考虑到原厂地为四周高中间低的凹型钢渣堆场,工程开展中首先对场地进行了平整,共平整了7.2万平方米的场地,同时对场地周边构建筑物进行了拆除。

生态湿地离不开水、必须有绿。为了实现设计目标,建设方新建钢筋混凝土导水明渠220余米,对场地黏土压实防渗土方和种植土回填10万余方,在种植土表面全部覆绿,覆绿面积达7.2万平方米……2020年8月15日,工程正式竣工,曾经不招人待见的二渣线实现了华丽“蝶变”!

       江堤新绿工程:      为长江植绿  给马钢添彩

本报讯(马钢记者站张泓  通讯员徐昕)丰富的花卉和树种将长江防护林马钢港料总厂段装点得清新秀美、焕然一新,即使在冬季依然绿意盎然。融入城市、保护长江,这风景宜人的美丽绿色生态岸线,成为马钢多年来坚持“建新绿”的生动注脚。

作为沿江而建的钢铁工业企业,长江为马钢提供了优越的水路资源。生产原料通过长江水运至港务原料总厂,为马钢铁前系统生产原料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充分利用长江水资源的同时,马钢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长江“建新绿”行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母亲河”,坚决履行好央企的社会责任。

按照《慈湖高新2019年“312”植树造林绿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要求,马钢根据长江岸线情况,着手立项并组织实施长江防护林马钢港务原料总厂段绿化工程项目。马钢行政服务中心联合中标单位马鞍山力生集团,首先对港务原料总厂沿长江有堤坝总长度为337米、总面积为10817平方米的区域进行规划和设计。为了全面完成慈湖高新区部署的长江“建新绿”任务,保证长江湿地,堤防背水侧护提地防护林绿化提升效果,马钢围绕“应绿尽绿”的原则,以在背水侧护堤地30米范围内设防护林,在临水侧护堤地50米范围内建设防浪林为重点,通过现场勘察和论证,进行绿化设计。针对长江大堤土壤湿度较大和港料调装作业限制等因素,在绿植的选择上,因地制宜,选择种植抗污染能力强、喜水、易成活的植物。并且合理配置乔灌木、地被、草坪,打造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形成色彩斑斓的季相景色。

通过精心设计、专业施工和环境整治,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共栽植垂柳、高杆女贞、桂花、紫薇、垂丝海棠等乔灌木695株,栽植金森女贞毛球、红继木、毛鹃毛球、红叶石楠、金丝桃、鸢尾、苜着、马尼拉、迎春花、丰花月季、麦冬草等地被、草坪8746平方米,长江防护林港料总厂段绿化工程项目取得圆满结果。

       六汾河水处理站:        系统再升级“饮品”更高端

本报讯(马钢记者站申婷婷  通讯员吴国全)2020年12月30日上午,六汾河水处理站膜厂房内,1套新建的处理量为2600立方米/小时的中水深度处理系统正“蓄势待发”准备净水流程。

建于2008年的六汾河水处理站担负着对马钢南区多个生产单位产生废水进行处理再返供给中水用户的任务。“它采用的是高密池+V型滤池工艺,其废水处理量为4200立方米/小时。”宝武水务北区供水作业长张繁介绍道。它的建设投运一举改变了原先各类废水经六汾河流入长江的状况,为保护母亲河免遭污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省环保局每天24小时在线监测该处理站,监测结果显示外排水没有一次超标,回用水PH值和COD两项指标,一直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宝武水务六汾河综合区作业长张毅告诉记者,“处理达标的中水通过返供用户循环使用,还实现了水资源优化。”

近年来,随着各生产用户一些设备设施及系统工艺不断升级,对中水的水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马钢经过反复论证,决定投资1.15亿元,在六汾河水处理站建设深度水处理系统,从而为这些用户定制提供所需的“高端饮品”。按照设计,该系统建设内容包括第一级浓缩脱盐系统、浓水预处理及第二级浓缩脱盐系统以及加药等配套系统。主要设施有高密度沉淀池、超滤、反渗透、臭氧氧化装置等,同时还将对原有设备设施进行消缺和完善。建成投运后,经过深度处理的中水各项指标将优于马钢目前生产净水水质指标。

得益于六汾河污水处理能力的稳定,项目实施后,减少了马钢向长江的排水量,大幅消减了马钢的COD和氨氮等污染物指标的排放量。由于本质上马钢南区工业废水实现了零排放,同时,增加了废水回用量,减少从长江取水保护生态并大幅降低吨钢取新水,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每小时处理中水1千吨,每天处理2万多吨中水”,宝武水务马鞍山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孙永军介绍,“根据设计产能,此工程处理中水每小时2600吨,每天处理6.24万吨中水,也就是减少从长江取新水6.24万吨。”

“绿”动


渣线风景


江堤新绿


净化水质


筒仓建设


智园全貌

关键词:三治四化

筒仓工程:

贮配一体化效益三突出

本报讯(马钢记者站裔华  通讯员王雯静)寒风瑟瑟中,炼焦总厂南区筒仓二期工程建设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景象。焦化西路旁20个大型筒仓排成两排巍然屹立。而此时筒仓二期工程项目部成员正在协调通廊桁架构件的进场事宜。大家各司其职,克服冬季室外施工的困难,同时间赛跑,经过3小时转运,构件成功在拼装场地落地。

作为马钢重点环保项目之一,炼焦总厂南区筒仓工程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新建10个筒仓,单个贮仓直径21米,有效容量1万吨,已于2019年12月25日正式投入使用。二期工程2020年3月18日正式开工,将再建10个直径21米大型贮仓及相应配套系统,计划于2021年5月建成投产。该项目建成以后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周边空气和水环境,减少因风损、雨损带来的煤炭流失,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能够将该工程打造成样板工程,炼焦总厂筒仓工程项目部不断创新施工管理方法,推行和使用各类新技术和新科技以及新工艺,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以及质量管理。二期项目开工建设至今,项目部管理人员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工程建设。开工后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以最充分的准备、最严格的标准、最有力的举措抓好复工复产后的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多角度,全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保证施工按时、按质、按期推进。加强协调配合,统筹解决好项目建设中的关键问题,确保筒仓项目建设顺利、平稳。

当前,该工程已完成二期仓顶环梁浇筑施工,正在进行筒仓仓顶贝雷架拆除、仓顶通廊转运站结构施工以及附属转运站砌筑和结构浇筑工作,同时后续设备安装调试阶段的各项准备工作也正紧锣密鼓向前推进。项目部全体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项目进度,一座座现代化、智能化、集贮配一体化的筒仓正悄然崛起。

幸福大道:

旧貌换新颜马钢新名片

本报讯(马钢记者站裔华  通讯员张萌)2020年12月28日上午,冬日暖阳下,马钢幸福大道入口处,两旁绿树成片、芳草茵茵,远处的“蓝天白云”冷却塔清晰可见。“我们正逐项梳理、拾遗补缺,力争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现给大家。”股份公司设备管理部工建室经理胡勇表示。

马钢景观品质提升项目施工范围跨接南北厂区,涵盖建筑美化亮化、景观改造,包括幸福大道、孟塘、灯泡线、土渣山、三号门及冷轧区域、五号门区域以及厂区道路及沿线建筑、绿色发展参观线等。

该项目于2020年元月启动立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方案设计单位与马钢一直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流,只能通过电话交流、网络会议形式进行对接。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工,设备部及时组织对建设范围内原有建筑进行检测鉴定、组织搬迁拆除,项目部及各项目组齐心协力、加班加点,4月份现场具备开工条件。设备部组织地勘、鉴定、EPC总包单位边地勘、边鉴定、边设计、边施工。灯泡线面积220亩,原先基本都是当地居民种植的菜地和大量违章搭建,在取得了市城管及公安等部门的支持后,6月上旬灯泡线区域内开始大规模拆违,设备管理部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及单位,制定拆违方案,精心策划,快速行动,一次性组织两百多人、二十多台挖掘机和推土机,彻底清除违建,为项目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11月,进入冬季后连续阴雨天气,气温降低,恰逢建筑外立面美化、道路绿化等进入施工高峰期。项目部各专业人员每天深入现场,主动协调各作业面关系,合理组织各分包单位间进行沟通、安排,现场施工有序开展;充分利用无雨天气见缝插针施工,并通过提高混凝土标号、加早强剂等措施,保障施工节点。值得一提的是,幸福大道向幸福路开口的施工,由于涉及市规划、城管、市政、绿化、电力、通讯等各类审批及迁建,手续复杂且时间紧迫,设备部及时向公司汇报相关情况,取得公司领导和市主管领导的支持后,随即组织马钢相关单位与市各部门现场对接、策划方案、组织施工,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路口树木、路灯迁移,智园沿线高压线路及通讯线路下地等多项工作。

马钢智园:

幸福路旁建起马钢新地标

本报讯(马钢记者站张蕴豪通讯员陈海云)2020年12月30日上午,走进位于马鞍山幸福路北侧的马钢智园,已经竣工的办公楼、智控中心及展厅大楼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亮眼。

马钢智园利用原有建筑,改造建设运营管控中心、炼铁智控中心、生产服务中心、马钢展示馆等9栋建筑,是一个集办公、中远程指挥操控、服务配套为一体的综合园区。

作为该项目主体结构建设的施工单位,马建集团自2020年5月进驻现场开工建设以来,全体参战人员顶住各项压力,抢抓工期,顺利完成了马钢智园所有主体工程的施工建设。

时间紧、任务重是马建集团施工遇到的最大难题。由于项目部在开工一个多月之后才拿到正式施工图纸,将原先三个月施工工期缩至两个月,加之又恰逢严重的汛情,可谓压力巨大。对此,项目部及时关注汛情及天气变化,妥善安排施工。他们加大了人员、材料设备的投入,高峰期现场施工人员近600多人。其间,项目部还安排了重点区域夜间轮班作业,想方设法给新建的几栋楼后期进行内部装修及设备安装预留充足的时间。本次工程在对原修建部体育馆进行改造过程中,针对体育馆四周被铁路、建筑物围绕,导致场地施工空间受限情况,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积极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施工中所用的施工材料全部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送至现场,不耽误施工进度。

同时,自项目开工以来,马建集团狠抓安全管理工作,严格做好每天班前6分钟安全交底工作,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自查和巡查。针对项目参战单位多,交叉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项目部及时与相关单位沟通,进行错时施工。同时,各区域安排专人督查各施工人员是否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以及安全帽,做到高空作业标准化、临时施工用电标准化、临时防护措施标准化等,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项目部还通过每日工程例会,对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并部署次日的施工任务。全体施工人员凝心聚力,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关键词:5G应用

港料总厂:

5G加持打造绿色智慧料场

本报讯(马钢记者站裔华通讯员朱静)2020年12月29日上午,港料总厂中央控制室内,技术员李忠良轻点按键,1号B棚内的混匀取料机随即开始进行取料试作业。

“以往中控下达堆取作业指令到班组再到操作职工,来回需要10分钟以上,现在通过5G技术运用,在中控下达指令后,立刻就能进入到作业状态,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从半年多的运行来看,利用5G网络进行现场PLC与中控PLC双向远程通讯速率可靠、信号稳定,视频信号画面清晰、辨识度高……智能化改造,真的给我们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李忠良感触很深。

过去,港料总厂19台大型移动机以及6台桥机均由岗位人员在本机操作。这些现场设备分布广而散,机上各类设备状态信号、控制信号、视频监控信号也从未实现远程传输。设备发生故障时,工程技术人员及维护人员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只得上机检查处理,耗时且效率低,极大影响了生产节奏,制约了该总厂的铁前保供。因此,设备智能作业、集中作业改造迫在眉睫。

2019年7月,该总厂开始联合飞马智科、联通马鞍山公司进行5G工业互联网的研究,并得到中国联通总部的技术支持,选取总厂典型的外供区A矿槽、混匀区1号B棚以及码头三个区域进行试验。通过项目团队一年多的努力,1号B棚实现了棚内大型堆取料机无人操作。

利用5G传输技术实现与地面集控室网络联通,对现有矿槽、料棚、筒仓、集中转运站内的移动小车、堆取料机、刮板机等移动设备,进行相关智能化及集控化改造。结合大数据技术,建立一套包括档案管理、备件管理、状态监控、设备检修等功能的智能维检系统,实现运维监测信息化及智能化远程管理。结合5G实现视频网络扩容和接入手段的多样化,实现料场监控系统的数字化和统一管理平台化。

截至目前,该总厂已完成现场19个站点设备安装、线缆敷设及取电工作,料场范围内已基本实现联通5G网络覆盖。现在正在对现场网络信号进行检测和优化调整,后期将开展一系列基于5G网络传输的应用开发。

南山矿:

无人矿车驶入百年矿山

本报讯(马钢记者站张蕴豪  通讯员陈岩谭尚宇)走进南山矿和尚桥采场,10台满载60吨矿石的无人驾驶矿车依次由采场深处盘旋而上,在卸料点自动卸料后又掉头驶回采场,作业过程顺畅。

2020年8月7日,首批2台无人驾驶矿车在该采场开始作业,这标志着南山矿智慧制造重点项目“和尚桥采场基于5G技术的无人驾驶矿用卡车项目”试运行。后续,随着系统功能升级,该矿陆续又增加了8台无人驾驶矿车至该采场,与其他人工驾驶矿车进行混编试运行。截至目前,10台无人驾驶矿车试运行良好,累计运输量4万余吨。

作为省内首个应用5G技术的无人驾驶矿车项目,该矿车的投用保证了运输生产安全稳定,减少了车辆油耗,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运输效率。该矿车投运后,首次开启了国内冶金露天矿山多台矿车无人、有人驾驶混编运行先河,为国内“智慧矿山”建设提供样本。

和尚桥采场是大型露天采场,地形复杂,对运矿车驾驶员操作技术要求极高,加之采场运输量大,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也较大。对此,南山矿积极响应中国宝武“四个一律”和马钢矿业“打造绿色智慧矿山”要求,多次走访调研,最终选择与青岛慧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在和尚桥采场进行无人驾驶技术的试验与应用。

据了解,针对采场道路复杂崎岖现象,在运输方面,只需在矿车仿真系统上设置相应的起点和终点,矿车就会自动按照指定的路线行进。车上装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高清摄像头,可精确识别周边环境,进行自动避障。该矿车同步建设了智能调度系统、协同装载和卸载系统等系统,并通过低时延、大带宽的5G网络,可实现对矿用车辆集群调度、协同作业、状态监控及数据分析、应急接管等功能,保证矿车装料、运输、卸料顺利进行。

后续,该矿将完成对10台矿车自动驾驶系统、机群、挖机和路侧感知系统V2.0联合运行调试等相关工作,力争实现矿用自卸车“装、运、卸”典型作业过程的完全无人自主运行。

关键词:智慧制造

       运营管控中心:       智慧“中枢”生产“大脑”

本报讯(马钢记者站申婷婷  通讯员李嘉)2020年12月31日,位于马钢智园内的股份公司运营管控中心652平方米的大厅里,工作人员正专注地盯紧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电子大屏上,安全保卫、生产综述、设备运行及能源环保等信息即时反映。

“从可研到投运,9个月、270多天,一座‘以集中一贯、扁平高效、快速协同和安全经济为目标’的一体化运营管控中心就建成了。”制造管理部员工吴刚感慨道。自此,基于马钢现有的信息化系统SAP、LES、MES及其它业务系统,运营管控中心将承担着公司所有职能策划的输出指挥平台的作用,实现了生产、设备、运输、能源环保、安全保卫等多专业协同的一体化管控模式,同时与炼铁、炼钢、热轧、冷轧四个智控中心上下联动,实现一体化操控和智能化决策。

运营管控中心的建成将利于多业务的集中监控指挥以及辅助管制业务的决策支持。二期随着生产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智慧能源系统、安全、保卫、决策支持系统等众多信息化系统的上线,它将集成各系统数据,实现生产全流程管控,生产趋势分析以及异常状态下的跨专业协调能力,同时为公司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数据分析。

2021年,运营管控中心还将陆续上线决策支持系统、产销一体化系统、设备信息化系统(EQMS)、设备智能运维、产线误工管理系统、新门禁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平台、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这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上线,将有机集成生产、质量、物流、设备、能环、安保等业务信息,实现从原燃料进厂、生产制造到成品出厂的全流程管控,将与生产运营有关的因素集中到一起,实现多专业多因素的协同。

以成本为中心、以效率为目标,对岗位、管理、流程功能进行重构,打造极致高效、极致安全的一体化运营管控中心,实现公司生产管控流程的精简、少人、集成和高效。运营管控中心的未来令人期待。

“智”享


智慧料场


无人运矿车


炼钢炉台


车轮三线

冷轧智控中心:

价值共享All In One

本报讯(马钢记者站许涛  通讯员于长华)2020年12月20日,随着第10条1720酸轧机组的顺利进驻,标志着冷轧总厂智控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运。

这将是目前国内集中度最高的智控中心。17条典型产线按工序、流程相承整合为1720冷轧、2130冷轧、1420新能源硅钢三大制造单元,建立区域化、工序化的数据采集、信息监控、协同操作、生产协调等功能的一体化集中管理与控制平台。

这将是行业内效率顶尖的智控中心。通过首创的项目建设与远程运维服务融合,该总厂10条关键产线,792台关键设备将通过智能运维平台,实现技术与服务的双轮驱动,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劳动效率、降低员工负荷。

这将是充分体现“价值共享”理念的智控中心。通过打造全维度、全尺寸、颗粒度米级的“数字钢卷”系列产品,为工艺过程、能耗环保、设备运行以及后期各类应用开发提供可靠数据,建立各工序间的数据生态,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实现钢铁生态圈的“价值共享”,引领新一代产品交付规范。

“通过全方位减少人工作业点,全面提升自动化能力,广泛运用新一代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及装备,推动工业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集成软件、5G通讯、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冷轧全流程、安全、能源、环保等方面的全面应用,实现从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到生产过程智能化的逐步推进,建设行业领先的冷轧板带智慧制造绿色生产基地。”该总厂负责人表示。

冷轧智控中心从立项到建设,冷轧总厂高度重视,精密部署,统筹协调,科学安排。自2020年3月20日动工以来,各参战单位战疫情、斗酷暑,攻坚克难,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10月21日首条机组1680酸轧线顺利入驻。目前,两区五地超10公里远程集控,10条产线、现场51个操作室同处一室管理实现多线一室,10条产线在智控中心稳定操控,实现了智控中心与现场的无缝衔接,该总厂正向着All In One迈进。

该总厂还率先在行业内实施生产操作“一线一岗”新型作业模式,通过探索产业工人培育新模式,打造新时代新白领,为促进机构变革、人事效率提升增添动力。

关键词:智能产线

四钢轧总厂:

“一键炼钢”就是这么简单

本报讯(马钢记者站姚乐)3月13日,四钢轧总厂1号300吨转炉开启“一键炼钢”模式;11月18日,炼钢智控中心正式投用;11月26日凌晨,三座转炉炼钢日产创下93炉历史最好成绩,一体化操控、智能化炼钢的成效充分彰显……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为四钢轧总厂2020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2021年新征程开启了大门。

将时针回拨,2020年3月13日,当操作工轻轻按下“吹炼”按键,四钢轧总厂1号300吨开始吹炼、加料、测温、取样……仅仅用时17.5分钟,便自动冶炼出一炉优质钢水,“一键炼钢”的智能新时代正式开启。全自动化的生产新模式为提高终点碳和温度的命中率,缩短冶炼周期,提高产量、质量提供了强力支撑。

智慧制造,技术先行。早在2009年,四钢轧总厂便成立自动化炼钢技术攻关团队,为实现“一键炼钢”开展大量基础研究工作。进入2019年,该总厂加大推进力度,攻关组全面盘点生产工艺统计数据,梳理出大小几十项制约“一键炼钢”的因素,制定方案,采取措施。攻关组每月规定试验炉数,每周分析进展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细化分工,落实责任人,对每一炉进行跟踪分析,在实践中梳理出影响全自动化炼钢的要因和非要因,进而优化应对策略,逐月提高“一键炼钢”比例。

通过十年探索积累,四钢轧总厂“一键炼钢”从跟跑走向领跑。今年,该总厂持续对标找差,不断攻坚突破。依托2020年11月18日建成投用的炼钢智控中心,总厂三座转炉铆足干劲,优化入炉结构,开展多项工艺改进措施,炼钢生产作业效率提升明显。在三炉三机高效生产模式下,炼钢生产线紧扣“量化时序”管理,灵活调整工序生产节奏,加强炉况监控,实行间歇补炉方案,确保了炉况稳定、生产节奏平稳,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钢产量再创新高。

下一步,四钢轧总厂将依托智慧平台,开展自动出钢技术攻关,力争实现转炉全流程自动化炼钢。

马钢交材:

打造“会说话的车轮”

本报讯(马钢记者站高莹茹通讯员许然)“我们可以生产出‘会说话的车轮’,实现产品单件跟踪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每个车轮都会有一个‘健康码’,就像车轮的‘身份证’,一扫就可以看到产品的全部信息。”说起车轮三线的智慧化改造情况,马钢交材科技质量部副部长、技术中心副主任张磊满脸自豪。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制造业与前沿技术的融合越发重要。马钢交材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智慧制造”项目建设,推动新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全面融入产品质量、成本、设计、售后服务全过程,不断提升生产运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车轮三线的智能工厂就是马钢交材“绿色发展智慧制造”一期重点项目。该产线新增了10个机器人,一个立体库和两个平面库。新增的仓库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立体仓库、传统平面库的统一管理,同时能够与上位机系统、供应链系统、客户关系系统等紧密结合。建立马钢交材智能化协同研发平台,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孪生,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满足生产运营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化发展需要。实现全厂范围的物流按照车轮ID号精确跟踪,在所有涉及质量的区域进行数据采集,让质量过程信息得到自动记录。通过新增自动化设备和新建数字车轮系统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精确匹配,实现生产过程物料的精准跟踪。建立全厂统一的视频监控平台,实现与集团管控系统的全面对接,新建产销管理系统、采购共享平台、设备管理系统、加热炉全自动燃烧系统、精细化能源管理平台,实现产销一体化、管控一体化和业财一体化。2020年11月份,马钢交材车轮三线获评安徽省智能工厂。

“马钢车轮是中国宝武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全球有着较高的知名度,我们将把车轮三线打造成智慧制造示范产线。”马钢交材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天宝表示,下一步,马钢交材还将建设数字车轮系统,与国铁集团、城轨交通运营商的车轮故障在线监测系统连接,进行大数据搜集分析,为轮轴产品的安全经济运维提供保障,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