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1890年秋,江南制造局设立炼钢厂,中国第一家炼钢厂诞生。
★1890年12月23日,汉阳铁厂奠基,中国第一家现代化钢铁企业诞生。
★1918年8月18日,上海第一家民营钢铁厂和兴化铁厂诞生。
★1938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和兵工署共同组建“钢铁厂迁建委员会”,拆卸汉阳铁厂、上海炼钢厂(前身为江南制造局炼钢厂)等机器设备,西迁重庆,在大渡口兴建钢铁厂。
★1938年9月12日,钢迁会100吨(日产)高炉工程在大渡口破土动工。
★1951年9月16日,新疆军区后勤部钢铁厂一期工程动工建设。
★1953年6月1日,马鞍山铁厂动工建设。
★1955年8月,大冶铁矿剥离基建工程开始施工,拉开武钢建设的序幕。
★1958年3月25日,湖北钢铁厂动工建设。
★1966年8月22日,韶关钢铁厂建成投产。
★1969年4月24日,九四二四工程指挥部成立,筹建梅山工程。
★1978年12月23日,宝钢工程动工兴建。
★1998年11月17日,上海地区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成立揭牌。
★2004年12月31日,鄂钢重组为武钢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2007年4月28日,宝钢集团重组八钢,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2011年3月18日,宝钢集团重组福建德盛镍业有限公司,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2011年5月22日,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2012年4月18日,宝钢集团重组韶钢,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2016年12月1日,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2019年9月19日,中国宝武对马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马钢集团成为中国宝武控股子公司。
★2019年12月27日,中国宝武实施对重庆钢铁的实质管理。
★2020年8月21日,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与中国宝武签署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钢集团”)股权划转协议,推进太钢集团与中国宝武的联合重组。
三十四有序推进稳产复产
2020年,世界因为一种病毒而改变。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继而影响全国,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生活受到影响。
中国宝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有序推动稳产复产,对钢铁主业分区分级开展稳产保供。
武钢有限和鄂城钢铁在疫情期间产线开工率达100%,实现了对下游企业的稳定供应。武汉封城后,这两家地处“震中”的企业未发生一例因上下班及工作感染的病例。中央指导组下属社区防控组到武钢有限调研指导时指出,“武钢有限是为国保产、为民复工”。
中国宝武全力保供国家使命类产品,核心产线始终保持正常生产节奏,保证了航天、航空、核电等关键领域核心材料的交付供应。随着疫情的逐步平稳,中国宝武的生产经营趋于正常。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宝钢股份副总经理,武钢有限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刘安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宝钢股份武钢有限气体公司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
三十五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
钢铁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将处于长周期的“冰河期”,“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国钢铁工业的主旋律。高科技、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率、生态化、国际化是中国宝武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宝武组织制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方案》,明确打造价值创造和战略管控相结合的资本运作层集团总部,专业化、平台化、规模化和国际化的资产经营层公司,以及业务专一、职能精简的生产运营层单元;深入推进“一企一业、一业一企”专业化整合,“分业经营、分级管理”管控架构更为完善,平台型公司专业化资源集聚和能力提升,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对内部资源业务进行整合,继组建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和资源环境产业发展中心,成立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宝武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宝武装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等一批专业化平台公司后,宝武重工有限公司、中国宝武原料资源共享平台暨中国宝武原料采购中心、宝武原料供应公司、欧冶工业品有限公司成立揭牌。这是中国宝武进一步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提升效率、效益和竞争力,驱动钢铁生态圈发展,进一步打造全球钢铁业引领者的又一重要举措。专业化整合融合的推进,为中国宝武构建钢铁生态圈打下基础。
钢铁生态圈是基于智慧钢企和智慧服务平台“双引擎”,凝聚包括资源开发、钢铁制造、贸易、物流、加工、技术服务、金融、客户等多方参与的共建共享商业生态系统。以大数据为核心,以云计算、移动互联、机器人等为手段和工具,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制造和服务各环节的决策控制协同的智慧化,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与各方主体共同打造集多功能于一体的高质量钢铁生态圈,推动生产组织方式、资源配置形式、商业服务模式的变革。
2020年1月11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一次会员大会上,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提出:心中无敌,则天下无敌。中国宝武没有竞争对手,只有合作伙伴。中国宝武期待与同行、上下游相关行业等所有伙伴共建共享钢铁产业生态圈。
中国宝武聚焦钢铁生态圈四大基础平台建设。“大交易”方面,欧冶云商的电商交易平台拓展顺利,平台业务线上化程度快速提升。“大物流”方面,产成品智慧物流平台建设进展显著,仓储服务商提供的服务覆盖近400家仓库;完成集团内的矿山资源整合。“大金融”方面,金融板块坚持聚焦深化产融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服务钢铁生态圈建设,2019年生态圈金融服务规模超500亿元,较上年提高67%;成功发行首单区块链ABS———“华宝证券—欧冶区块链通宝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将产业链的优质资产数字化、标准化、证券化。“大数据”方面,成立智慧化与大数据建设办公室,推进智慧化与大数据顶层设计;成立中国宝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宝武大数据中心,共建“钢铁行业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探索面向工业制造场景的大数据分析整体解决方案。
钢铁生态圈建设稳步推进。2020年4月15日,宝钢德盛与宝武智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运维系统建设和智能运维管理上开展战略合作,实现设备运维“一增、一降、一免”,贯彻落实“四个一律”要求,实现“运维一律远程”。4月23日,宝武炭材、重庆钢铁、重庆路洋投资有限公司举行《重庆路洋化工有限公司股权重组协议》及《重庆钢铁与重庆路洋化工有限公司长期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三方携手打造高附加值炭材料加工企业。4月28日,宝钢资源与安徽省马鞍山市政府就共同推进向山地区综合环境治理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月20日,宝武清能科研性示范加氢站(宝钢股份)工程开工。这是中国宝武第一个氢能产业示范项目,也是宝武清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建设项目,标志着宝武清能在成为清洁能源行业引领者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宝武清能还将依托中国宝武“沿江沿海,一带一路”基地格局,积极配合长三角“氢走廊”建设,通过推进上海、武汉及长三角地区加氢站项目落地,为氢走廊提供氢能和加氢网络能力,成为国家氢走廊的重要节点。
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引领行业转型发展,是中国宝武的战略使命,是推动企业和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国宝武作为行业龙头的价值体现。中国宝武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以商业模式创新打破企业运营边界,构建钢铁生态圈发展的新模式。
集团公司提出,把“全面对标找差、争创世界一流”作为2020年乃至今后几年的管理主题,正视不足,深挖潜力,推进中国宝武事业不断向前。比照企业自身“三高两化”(高科技、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率、生态化、国际化)的发展要求,中国宝武还有全方位的改进提升空间。在高科技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力争拥有在世界钢铁行业中有影响力的原创性技术,绿色低碳、智慧制造形成体系性、整体性、系统性成效,让繁星点点连成艳阳一片;在高市场占有率方面,要在管理变革、流程再造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化、平台化,推进一总部、多基地的商业模式创新,在夯实能力的基础上,不断突破企业发展的能力边界,谋求头部企业的市场优势地位;在高效率方面,目前中国宝武的生产效率还落后于行业内的一些优秀企业,要进一步推进专业化整合,以极致的专业化追求极致的高效率;在生态化方面,要在进一步拓展领域、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加强“一基五元”之间的协同,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助推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在国际化方面,至今还没有海外的全流程钢铁生产基地,要加快“走出去”步伐,瞄准“一带一路”新兴成长区和欧美钢铁成熟区,开展全球化产业布局和国际化资本投资,不断提升钢铁业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十六成为后劲十足的中流砥柱
滚滚长江,浩浩荡荡,奔腾万里东流入海。
长江之滨,皖东大地,矗立着一座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中国宝武马钢集团。
2020年8月19日上午,骄阳似火,碧空如洗,正在安徽考察调研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冒着高温来到马钢集团,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运行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马钢展示厅察看了企业重点产品展示,随后走进优质合金棒材车间,察看加热炉、初轧机、中轧机等运行情况。走出车间,习近平总书记在车间门口与等候在那里的劳动模范、工人代表亲切交流。站在工人代表中间,习近平总书记言语中饱含赞誉和肯定。他说,今年新冠肺炎肆虐的这一段时间,社会经济都受到了影响,但是马钢比较早的复工复产,实现了产量和营销收入的同比“双升”,这也能看出我们的国有企业强大的韧性。他勉励马钢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把握机遇,顺势而上,特别是要把自身改革发展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机结合衔接;力争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也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方向。
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到马钢考察调研的消息传遍了中国宝武每一个子公司。“企业发展,钢铁挂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钢铁行业地位的充分肯定。
中国宝武成立以来矢志不渝致力于产业报国,经营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产业布局持续优化,钢铁主业竞争力不断提升。2019年,中国宝武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全年实现钢产量9546万吨、营业收入5522亿元、利润345.3亿元,经营业绩首次问鼎全球钢铁企业之冠;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第111位,首次跃居全球钢铁企业之首。这是中国宝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中国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宝武蹄疾步稳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跨入新阶段,三层架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混合所有制和股权多元化改革顺利推进。
中国宝武持之以恒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始终把技术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形成研究开发、自主集成、持续改进“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进研发体系深度整合与国际科技合作,中央研究院增设欧洲研发中心。通过技术创新引领技术进步和转型发展,构建共建共享钢铁生态圈的新模式。
2020年8月24日,中国宝武举行党委一届四次全委(扩大)会暨干部大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马钢集团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对全集团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进行动员和部署。会议号召,中国宝武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员工群众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以“赶考”的心态战胜建设发展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最大贡献,交出一份让党中央和人民满意的优秀答卷,共同把中国宝武打造成为“后劲十足”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流砥柱,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中国宝武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的产物,是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上海宝山到江苏梅山、安徽马鞍山、鄂州西山、武汉青山一直到重庆长寿新区,从新疆乌鲁木齐到广东韶关、湛江,中国宝武的空间布局犹如弯弓搭箭。临海沿江的空间布局调整,取得了钢铁行业发展的优势空间。
踏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全体宝武人正豪情满怀,凝聚起众志成城、开拓奋进的磅礴力量,以“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为愿景、“共建高质量钢铁生态圈”为使命,打造国之重器,铸就镇国之宝,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中国宝武成立至今,虽然只有短短4年时间,但是其历史脉络可以上溯到130年前。从1890年到2020年,中国宝武的130年,就是中国近现代钢铁工业发端、发展、登顶世界之巅的130年!
(施志)
后记:
窗外秋阳灿烂。《铸梦百年》一书即将付梓!
中国近现代钢铁工业走过了130年不屈不挠、拼搏进取的征程。130年风雨兼程,中国宝武各钢铁子公司一路走来,与一部厚重的中国近现代钢铁工业史几乎惊人地重叠。其间的崎岖与磨难、荣耀与苍凉及其蕴含的伟大精神与不竭动力,值得每一名宝武人赓续传承。今年初,在中国宝武党委的领导下,由史志办公室承担的《铸梦百年》一书编写工作正式启动。
中国宝武所承载的历史可上溯至130年前的江南制造局炼钢厂和汉阳铁厂。今天,面对信息化时代,怎样更准确、清晰、生动地阐述中国宝武的历史、中国钢铁工业的历史?我们将本书定位为一本“易读”的历史书,首先将其定义为“简史”,突出“简”字,浓缩精华,以小见大。本书的时间跨度为1890年至2020年,以时间为轴线,简述了中国宝武旗下各子公司在不同历史方位上镌刻下的足迹,也同时勾勒出中国近现代钢铁工业史的发展轨迹。
读史,可以“明智鉴往知来”。还原历史,先得从最权威的历史资料中寻找素材。在撰写第一稿时,我们参考、摘录了《当代中国的钢铁工业》《百年重钢史话》《中国钢铁工业改革开放40年》《上海钢铁工业志》《上海市志·钢铁业卷》《黎明与宝钢之路》等书中的资料,并根据宝钢、武钢、马钢、八钢、韶钢、重钢、鄂钢等的志书所录,进行梳理、整合,对一些有争议或误录的事件和时间,进行反复核实、修正,力求准确。为了避免史志类书稿的晦涩难懂,第一稿完成后,又进行文字润色、加工,以求阅读的流畅感、文风的统一和表达上的去专业化,以期取得更理想的传播效果。
第一稿样书付印之后,集团公司领导饶有兴致地一气读完,肯定之余,提出增加有关历史故事的建议,建议编一本“见人见事见精神”的企业史读本,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教育效果。一部波澜壮阔的企业发展史,有无数可歌可泣、激励后人的英雄人物,有名声赫赫的科技先锋、劳动模范,有功劳卓著的领导者、企业家,也有很多默默无闻的干部、工人,他们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故事折射出中华民族不畏磨难、艰苦奋斗、谋求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去书写!而此时,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平息,国内各地已经复工复学,我们立即奔赴武钢集团、八一钢铁、韶关钢铁、重庆钢铁、鄂城钢铁等子公司,访问有关人员,想方设法搜寻需要的资料;又采访了有关员工,恢复被时间遗忘的印迹,反复核实、悉心整理并着意强化故事性的讲述。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为中国宝武的优秀历史文化所震撼,时常在想:联合重组之后的宝武大家庭,怎样完成文化上的融合?出生于不同年代、来自五湖四海的宝武人,怎样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我们共同的事业贡献力量?这本小书,能否编得更完美些,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传承精神、继往开来?于是,我们再次阅读史料,对整本书进行高屋建瓴式的调整,以尊重历史为本、突出重要历史节点和重要事件,增加了“宝钢上马下马之争”“宝钢工地钢桩移位”“宝钢O5板事件”等重大事件的篇幅。为了在表达上将“史”和“故事”更好地糅合,实现“易读”并“悦读”,再次进行文字修改、润色。古人说的“言事相兼”何其之难!却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编写过程中,编者甘苦自知,如同经历一次精神的洗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付印之前,我们撷取书中部分故事,在《中国宝武报》和宝武官微“中国宝武”上连载,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同志,中国宝武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胡望明同志给予了热情的关心和具体的指导;我们还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鼎力支持和帮助: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做了周到细致的准备、协调工作;宝钢股份季健、武钢有限余明程、湛江钢铁牟志、梅钢公司金利、武钢集团李渊、马钢集团李一丹、重庆钢铁邱阳和陈光云、八一钢铁张梅和徐琳、韶关钢铁陈立新、鄂城钢铁盛园田、宁波宝新陈丽君等为本书提供了大量资料,各相关子公司领导对书稿进行了审阅、把关;原宝钢集团党委书记助理、党委宣传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莫瑧为本书统稿;史志办公室李冰、李洁、张鑫、周铁强等编辑为本书作了认真仔细的校对。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付印前夕,又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2020年8月,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与中国宝武签署太钢集团股权划转协议,推进太钢集团与中国宝武的联合重组;10月,中国宝武托管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
让我们秉承“同一个宝武”理念,凝心聚力、携手共进,以实际行动书写中国宝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编者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