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提高产线系统效率,提升基地制造能力;推进工序对标,追求极致效率;共享人才资源培养人才队伍……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宝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第十一期决策人研修中,宝钢股份作了关于“一公司多基地”管理模式建设的大会交流,其中“成立五大工序管理部”的探索实践成为大家关注与热议的话题之一。
炼铁、炼钢、热轧、冷轧、厚板等主工序是提升钢铁业竞争力的主战场。在“一公司多基地”管控模式下,同工序如何统筹管理才能加速提升各基地制造能力和宝钢股份核心竞争力,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在宝钢股份2020年年中管理研讨会上要求宝钢股份推进钢铁管理体制变革,要建立基于工序专业化的技术管理协同体系,推动管理变革和流程再造,提升“一总部、多基地”模式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
借鉴军队改革“军种+战区”的做法,去年10月9日,宝钢股份新设立炼铁部、炼钢部、热轧部、冷轧部,并调整设立新的厚板部,由五大部门统领四基地专业工序发展。由此,宝钢股份打响了多基地钢铁主工序专业化整合的当头炮。
■记者李忠宝
鼎新革故 加速变革
改革创新是宝钢的DNA。从2017年起,宝钢股份一直坚持探索和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一公司多基地”管理模式建设,提出了多制造基地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并积极实践落地。如营销、采购、研发体系变革的“三个统一”、信息化覆盖、技术管理委员会等,提出了“同一语言、同一标准、同一平台、同一文化”的整合融合路径。而且,在宝钢股份“1+5”战略中“一公司多基地”管理模式也是公司的核心能力之一。其战略内涵就是,要充分发挥多基地布局优势,围绕用户形成敏捷近地化服务的体系能力,同时构建一个智慧高效的总部,在新形势下形成新的代际竞争优势。
中国宝武已进入“超亿吨”时代。随着宝钢股份制造基地数量的增加,带来的不仅有空间布局的变化,更有对管理模式新的要求和挑战。钢铁企业进一步提升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和管理效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制造端的专业化整合,是力求以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专业化效能,有助于促进整合融合向纵深推进,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随着实践的深入以及对创新和深化“一总部多基地”管理模式的广泛研讨交流,大家越来越深刻意识到要刀刃向内、加速变革,宝钢股份四基地同工序统筹管理发展迫在眉睫。
适应趋势发挥优势
数字经济时代,市场形势瞬息万变,敏捷性与协同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科学的企业管理必须与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智慧制造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中国宝武大力推进的智慧制造已然成为塑造钢铁业竞争力的核心动能。这是大势所趋。截至2020年底,宝钢股份机器人应用台套数、机器人应用密度,高于国内制造业平均水平,处于国内钢铁业第一、国际钢铁业领先水平。根据各产线、区域特点,基本形成“一条产线一室、一片区域一室、一类产线一室”的格局,产生了铁前、热轧、冷轧等各具特色的集控化解决方案。按照集团公司新一代生态技术平台要求,率先建成“宝钢股份大数据中心”。经过近5年的努力,宝钢股份投入数十亿元,基本建成了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全程贯通的智能化产线群,形成了一道靓丽的智慧制造“风景线”。
但是,智慧制造只是手段,管理变革和流程再造才是目的。正如陈德荣书记、董事长所强调的:要把推进管理变革和流程再造,作为智慧制造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管理变革、流程再造的智慧制造,肯定是浅层次的,不可能对企业借助于科技生产力的提升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不可能实现竞争力和效益的极大提升。单个基地、单个热轧厂不是智慧制造的“ON E M I LL”,唯有多个基地、多个厂借助于智慧制造的专业化整合才是“O NE M I 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