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世界一流伟大企业是中国宝武的政治使命“智慧绿宝盆”推动 党建、业务双提升让员工感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加强思想武装坚持自我净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焕发干事创业激情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681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1-10-29

争创世界一流伟大企业是中国宝武的政治使命

———读《重企强国》一书有感

汲润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最近,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卢纯同志的《重企强国》一书,受到中国宝武广大党员干部的关注。书中大量使用“强国重企”“重企强国”概念,阐述了“强国须重企,重企必强国”的核心观点,对中国企业的价值理性、责任使命,以及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充分必要性和必然规律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中国企业形成从“大”到“强大”的方向引导机制和推动机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这些思想和观点充满了真知灼见,也引起了广泛热议和共鸣。

强国需要重企

在《重企强国》一书中提到,“自现代企业制度诞生以来,西方渐次崛起的大国无一不是倚重现代企业、重点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典范,这些世界一流企业也自然成为推动国家更加强大的重要力量。”对此我们深有感触,中国企业产生于近代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之时,自诞生起就承担着国家使命和民族责任,是推动国家崛起强大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强国重企是世界强国的成功经验,更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近代钢铁企业自诞生伊始就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使命。1890年秋天,中国第一家炼钢厂———江南制造局炼钢厂在上海诞生。1890年12月23日,汉阳铁厂奠基。江南制造局炼钢厂和汉阳铁厂的相继诞生,是中国近代钢铁工业起步的标志,也是中国宝武的历史起点。1938年,汉阳铁厂和上海炼钢厂(前身为江南制造局炼钢厂)内迁重庆,成为重庆钢铁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新疆军区后勤部钢铁厂(八钢的前身)创建;1953年,马鞍山铁厂(马钢的前身)兴建;1955年,武钢开工建设;1958年,湖北钢铁厂(鄂钢的前身)破土动工;1966年,韶关钢铁建成投产;1969年,九四二四工程(梅钢的前身)开工建设。1978年12月23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新中国冶金工业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技术最新的宝钢工程在东海之滨打下第一根桩。自近代以来的众多钢铁企业,如今汇集于中国宝武,一代代宝武人,都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忠诚担当,秉持“钢铁报国、钢铁强国”的初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中国宝武的钢铁力量。办好世界一流伟大企业,不仅是央企人的经济责任,更是央企人的政治使命。

重企迎来蝶变

《重企强国》一书指出,“持续深化改革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主旋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企业历尽艰难却始终百折不回地推动改革、践行改革,‘改革’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国企业的历史、文化、基因。”国家强则企业强,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备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的条件、能力和信心。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快速发展和大展身手的舞台。中国宝武要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大势,牢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机,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力打造“国之重器”。抓住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完善体制机制,在商业模式和管理范式上寻求突破,保持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处于全球前列,确保资产效率不断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抓住全球科技重大突破的历史机遇期,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全力做好“卡脖子”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期,加快国际化步伐,突破国际化发展瓶颈,加快海外布局,致力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抓住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历史机遇期,利用国家提供的平台,抓好自我改革攻坚,激发发展强劲动能,提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效力,做好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建设。坚定不移地坚持和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中国宝武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和创新优势,在时代中奋斗、在奋斗中成长,完成从“老大”到“强大”、从“强大”到“伟大”的历史性“蝶变”,把中国宝武建设成为党和国家所器重、民族所倚重、行业所敬重、世界所尊重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这是宝武人的政治使命。

蝶变必将强国

《重企强国》一书中对世界一流企业的共性特征作出归纳提炼:世界一流企业都拥有优越强大的核心资产和极高的市场价值;都是所在行业的世界领军企业,能够引领世界行业发展方向,是本行业企业对标的标杆和赶超的目标;都拥有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卓越的管理团队;都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强大的国际影响力、高水平的国际化经营能力;都具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都具有世界知名的企业品牌和独具特色的企业精神文化;都拥有能够跨越百年的世界一流产品和服务,能够实现基业长青的持续经营;都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国家、对社会贡献巨大;都具备公道正义、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事业平台和成长空间;都具有强烈深厚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这十个方面的共性特征为中央企业实现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提供了路径指引。同时,书中特别指出,“强国重企是世界强国的成功经验,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国家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是国家科研中坚和科技创新的主力。”企业兴则国家兴,企业强则国家强,中国企业书写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富的中国奇迹,是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最多的国家,在推动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产业革命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是打造钢铁强国、军工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能源强国、海洋强国、生态强国、金融强国、数字强国的主力军,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中国宝武在蝶变之路上,不断突破攻坚中国关键核心技术,紧抓机遇大力发展新材料板块,使命类产品研发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支撑航空航天、核电能源等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支撑中国先进制造业,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基础材料,推进智慧制造,支持国家重大、重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推动和支撑国家战略目标实现。蝶变的中国宝武,赓续红色血脉,是中国近现代钢铁工业的历史传承者;坚守钢铁强国,是中国钢铁工业之集大成者;顺应复兴大势,是中国乃至全球未来钢铁工业的引领者,争创世界一流伟大钢铁企业,也必将成为强国之路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行百里者半九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中国要实现从东方大国到世界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矗立于世界舞台中央,必须通过建设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去推动和支撑。创建世界一流伟大企业,讲政治是第一位的。中国宝武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树立全球视野,依托世界市场,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宝武太钢、马钢重要讲话精神、对中国宝武碳中和碳达峰的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国宝武贯彻落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主动作为,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