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项制铁完成2号钢厂RH设备升级印度JSW将投资20亿美元扩大年产能500万吨兼具低成本与高抗拉强度:JFE钢铁开发无镍合金钢粉“FM1300S”三大规划为钢铁业数字化转型画出路线图引进多极性镁电解技术:攀钢镁法海绵钛生产工艺取得新突破图片新闻行业动态 2022年我国钢铁行业将推进7项重点工作全球铁矿石均价将大幅下降
第0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704期:第04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1-18

三大规划为钢铁业数字化转型画出路线图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2021年11月30日,工信部印发《“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三大规划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的重点产业规划,确定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目标、任务行动、保障措施,将有力牵引钢铁行业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三大规划在顶层设计层面构筑了“十四五”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完整体系,其为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构筑的顶层设计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大基座、三大赋能”。

《两化融合规划》明确到2025年,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05点,关键环节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8%,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45%。《软件与信息技术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四新”发展目标(产业基础实现新提升、产业链达到新水平、生态培育获得新发展、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大数据规划》提出推动大数据产业从培育期进入高质量发展期,在2020年产业规模1万亿元的基础上,到2025年实现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的发展目标。

紧扣一个中心: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信息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驱动力。《两化融合规划》核心目标是通过两化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在麦肯锡2020年一项关于全球各行业数字化程度的评价研究报告中,钢铁行业排名相对较为靠后。核心痛点在于:一是数据基础差,钢铁企业生产流程复杂,多个工业控制系统、生产执行系统并行;二是信息孤岛多,生产、运营、销售缺乏规划与统筹;三是核心工艺在线化、数字化程度不高;四是全链条数字化程度低。该报告指出,落后也意味着巨大的效益提升潜力,钢铁企业如果实现端到端全价值链的数字化提升,预计将带来7%-12%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 TDA)提升。

针对这一发展现状,《两化融合规划》将钢铁行业列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的重点行业之一,提出钢铁行业应“聚焦设备维护低效化、生产过程黑箱化、下游需求碎片化、环保压力加剧化等痛点,以工艺优化为切入点,加速向设备运维智能化、生产工艺透明化、供应链协同全局化、环保管理清洁化等方向数字化转型”,并把“炼铁高炉”列为上云的重点工业设备,瞄准痛点问题,加快健康管理、绿色生产、生产工艺优化、产线协同管控等应用场景开发,为钢铁行业两化融合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夯实两大基座:

工业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

构建信息“五全”,发挥“工业大数据”新要素动能。“五全信息”(全空域、全流程、全场景、全解析和全价值)与工业制造相结合,就形成工业制造4.0;与物流行业相结合,就形成智能物流体系;与金融结合,就形成科技金融。

《大数据规划》就钢铁行业工业大数据发展提出两个方向:一是支持钢铁企业综合运用设备物联、生产经营和外部环境等数据,建立分析模型,提升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存、运输等全流程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实现工艺优化、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二是支持打通研发、采购、制造、管理、售后等全价值链数据流,发展数据驱动的产品研发、仿真优化、智能生产、预测性维护、精准管理、远程运维等新模式、新业态。在体系构建上,核心是围绕数据“采、存、算、管、用”开展全生命周期活动。“采”即加快数据“大体量”汇聚,通过升级信息系统、部署物联感知设备等方式,推动研发、生产、经营、服务等全环节数据的采集;“存”即强化数据“多样化”处理,创新数据融合模式,促进多维度异构数据关联;“算”即推动数据“时效性”流动,强化共享协同,形成供需精准对接、及时响应模式;“管”即加强数据“高质量”治理,提高数据质量,确保数据可用、好用;“用”即促进数据“高价值”转化,强化大数据在制造业各环节应用,推广数字样机、柔性制造、商业智能、预测性维护等新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变革。

融合“五链”,发挥“工业互联网”新平台动能。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三大规划中关于钢铁行业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内容的交汇点、融合点,量化目标也十分明确———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要达到45%。钢铁产业是高度分工和专业化的系统,钢铁工业互联网平台应以促进“价值链、供应链、要素链、资金链、创新链”相互融合发展为重点,将数字化技术与线下资源、传统流程相结合,依托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构成、技术架构、组织方式,产生新生产方式;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品流等转化为数字流及其价值流,促进“五链”之间的资源共享、互联融通,以构建开放创新、优化配置、快速生成、繁荣发展的钢铁行业新生态融合体系。

实现三大赋能:

数据、应用与平台

钢铁行业全面践行三大规划的核心目标是赋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赋能的关键抓手是数据、应用与平台,以推动企业培育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

三大赋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对推动质量变革的效应将体现在产品与服务转型上,依托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渠道,推动钢铁企业基于材料产品的服务延伸与增值,在更大范围内提升钢铁下游用户体验。对推动效率变革的效应将体现在生产与运营转型上,实施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数字化管理,实现所控制范围内的生产运营优化。对推动动力变革的效应将体现在生态模式转型上,通过场景拉动、智能引领、数据驱动、平台带动、生态赋能,将构建钢铁产业链供需精准匹配作为生产组织方式、全要素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高数字化水平产业集群作为产业组织方式,形成开放创新、共生共荣、共同成长的钢铁产业新生态模式。

钢铁企业在数据赋能方面,一要发掘国家层面数据要素市场健全完善的价值,关注国家要素交易平台建设动向及数据交易模式,促进企业内部与外部数据共享协作,形成持续改善的良性循环。二要积极参与国家相关数据标准的制定与贯彻。三要积极参与大数据协同平台及示范基地建设。在工业互联网等应用赋能方面,钢企应密切关注国家层面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基础软件领域的突破攻关。在平台赋能上,积极争取国家在两化融合方面出台的各项政策。

(内容来源于中国冶金报社、信息资源网)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