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发现人培养人,构建强体系大格局
第0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8768期:第03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2-09-13

着力发现人培养人,构建强体系大格局

--各子公司贯彻落实宝武人才工作会议的实践(二)

语音播报: 语音播报

月15日,宝武召开人才工作会议,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央企业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会议强调,守正创新、奋楫前行,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全力打造宝武人才高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伟大企业。

这次会议,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一次统领性的部署大会,也是创建世界一流伟大企业实施新时代人才战略的总动员、新起点。会后,宝武各子公司闻令而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开启建设人才高地的加速度。本版推出“守正创新,全力打造宝武人才高地”专题,介绍各单位在落实落地人才发展举措方面的实践。

中钢集团

中钢集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宝武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人才工作实际,研究部署下一步人才工作计划。通过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科技人才高地,为企业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人才梯队建设。在人才三级培养管理体系下落实主体责任,加大核心骨干培养和使用力度,通过岗位交流、挂职锻炼、集中培训等培养方式,优化实施“英才”“优才”“星才”培养计划。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完善科技骨干人才管理体系,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充分发挥两级主体管理责任,着力培养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协力推进“揭榜挂帅”机制建设,引导激励科技人才积极参与、主动作为、担当尽责。有效运用中长期激励工具,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人才需求导向,拓展引才聚智渠道。依托工程硕博士改革试点工作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共建计划,积极研究并落实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计划,为企业创新发展储备优质人才;围绕国家和公司科技新材战略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国家级研发及服务平台、人才培养平台,积极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科技人才,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

宝武智维

宝武智维按照集团公司人才工作要求,聚焦业务发展和不同板块员工队伍特征,以“构建与智能运维体系及多基地运作模式相匹配的人力资源体系”为目标,以“内培外引、重在内培”为基本原则,系统策划落实人才培养重点工作,打造智能运维人才新高地。

启动多基地年轻化后备培养:开展穿透式发现推荐和跟踪回访,盘点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储备数量充足的“战略预备队”。持续开展“智领成长”挂职(见习)计划,大力推进年轻干部“三跨两多”交流历练,增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力度。打造多基地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推进12个核心工种技能等级自主培训及鉴定,试点实施“特级技师”选聘,进一步畅通延展技能队伍职业成长路径;结合“检维一体化”、智慧检修等重点工作,实施检维一体化队伍建设;加速培养宝武工匠,依托公司核心工种协会,着力开展内部知识分享;依托各基地优势项目专家团队,组织实施跨基地带教,实现多基地专家的共享并发现一批“储备宝武工匠”。依托智维工程师人才队伍建设,打通技术技能队伍成长通道:策划实施智维工程师V2.0计划,聚焦智能运维标准化解决方案打造,内向优化体系标准,外向拓展多基地项目能力覆盖,打造可复制的智能运维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原技术、技能队伍人才培养的壁垒,构建了技术技能人才的双通道成长模式。动态开展基于业务发展的人才盘点:通过构建业务价值与人才能力匹配模型,基于业务与人才能力的判定,以能力为导向开展检修、检测业务从业队伍人才盘点,锁定具备核心能力的骨干人员,追求人力资本价值最大化,持续优化各项人力资源策略,做到人尽其才。

欧冶工业品

欧冶工业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宝武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理念,聚焦公司新生态商业模式及未来发展,持续创新完善人才梯队建设。

多措并举加速人才选育。一方面,组织策划了总部与大区5个管理岗位的公开竞聘,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通过公开竞聘发现了一批80后、90后年轻干部,并储备了一批年轻的后备人才。另一方面,通过集团公开招聘、社会招聘、校园招聘、内部推荐等方式,共引入IT类、营销类等各专业人才151人。高质量优秀大学毕业生和专业化成熟人才的引入,保障了公司新业务的人力资源支撑。创新人才激励政策。

探索产品线建设与经营管理模式,在欧冶采购、华中大区试行3C(华为屏)阿米巴团队激励和华中仓储物流部经营激励。方案实施后,3C(华为屏)阿米巴团队年度毛利完成708万元,华中仓配实现毛利514万元。

近期,欧冶工业品根据宝武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了人才工作九项举措,包括以阿米巴激励项目为载体推进职业经理人孵化、研究制订引进高端成熟人才绿色通道政策、完成“一总部多大区N基地”模式下岗位薪酬体系构建及切换、以重点岗位人才盘点建立高潜人才库等系列“组合拳”,不断打造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高地,带领全体员工投入公司“打造专业、低碳、‘六全’工业品供应链平台新生态”的征程。

宝信软件

宝信软件深入贯彻落实宝武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将其作为今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结合宝信软件发展规划,经认真研究,形成人才发展系列落实举措。

实施“特区”政策,全力打造符合新兴及重点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通过双一流高校选人、猎头公司举荐等方式,加大力度靶向引进公司紧缺PLC、机器人、大数据、AI、工业互联网方面的人才。针对部分紧缺且市场招聘难度较大的专业,策划形成“人才训练营”方案,通过内部选拔,定向培养相关领域人才。对于新兴产业和拟孵化产业,从人才引进、岗位设置、薪酬激励等方面给予系列“特区”政策,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产业人才新高地。构建人力资源跨地域协同管理新机制,持续提升人事效率水平。探索建立贴近用户的“区域人才中心”,共性业务或职能实施延伸覆盖,非共性业务合理授权、属地实施,以差异化、市场化机制推动人员有序流动及统筹管理,促进人力资源向高效单元集中,低效单元人事效率不断提升。优化多层次激励约束体系建设,“强绩效”管理机制在新进单元落地生根。通过文化宣传、制度建设等,推进新进单元实施“强绩效”管理体系,形成业绩贡献与薪酬收入同向挂钩的良性工作机制。给空间、给平台,建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使用管理机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优化人才晋升机制,使勤勉尽责者可以晋升、业绩优秀者快速晋升、贡献突出者破格晋升。科学分类、精准培养,不断提升人才队伍能力素质。对不同业务领域人才进行科学分类,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

宝钢工程

近年来,宝钢工程以集团公司关于人才发展的相关部署要求,深入贯彻“四面八方”人才发现机制和“百炼成钢”人才培养机制,着力人才培育,并根据宝钢工程新的战略定位,深入推进前期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优化后的人力资源配套举措,加强面向重点钢铁企业的贴身服务能力,提升客户感知度,持续提升营销与服务工作的响应速度和工作质量。

下一步,宝钢工程将组织各业务单元按照宝武人才工作指导意见的五项人才发展机制要求,编制《2022-2025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每年的发展目标(关键里程碑)和重点工作举措。筹备召开宝钢工程人才工作大会,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宝武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并要求各直属单位制定具体工作计划,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重点工作项目推进督办。从加快高端人才引进、打造人才共享协作平台、聚焦“技术、项目、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后备领导人员培养、优化领导人员绩效评价、全面更新岗位序列、完善薪酬激励体系、打造外向进取的工作文化、实施人才支持保障计划等十个方面发力,推进人才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力争人才建设规划期实现“人人皆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目标。

宝武重工

2022年,宝武重工对公司战略进行了迭代升级,致力于成为“冶金装备(备件)制造及再制造引领者”。为更有效地激励干部员工在战略落地过程中的干劲,推出针对科技及营销人群的差异化激励举措,不断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动能。

以“技术要素分配”为牵引,推进科技人才多元化激励模式。根据集团公司中长期激励政策,宝武重工利用各子公司均为科技型企业的优势,秉持“成熟一家、推广一家”的原则,在马钢输送、宝钢轧辊试点揭榜挂帅激励项目,通过风险抵押金、虚拟跟投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通过利益共享,促使科技人员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技术项目攻关的投入度显著增强。以“插红旗占阵地”为导向,建立与新增订单和营收强关联的营销人员激励机制。为进一步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实现从传统制造向产品+服务的模式转变,以新增订单和营业收入作为关键指标编制激励方案。以此为牵引,今年以来公司新签订单量超目标完成,营销团队成员超额分享激励累计达17万元。

后续,宝武重工将持续深化落实宝武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通过“两个循环”工作机制,激发内部人才建设活力,并聚焦公司战略开展高质量校园招聘和高层次靶向引才,培育和打造一支与冶金装备(备件)行业引领者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新闻评论0
 新闻评论0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1 中国宝武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3   邮编:2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