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让每一个干部都没法躺平
没有激励项,全部都是扣分项!鄂钢中层干部的“一人一表”,在设计上颇令人寻味。公司的说法是,这些都是中层干部的岗位职责,完成目标是应该的。对鄂钢的中层干部们来说,他们的这份“一人一表”犹如一把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时时刻刻都在逼着他们危中寻机往前冲。
2022年10月份,不少鄂钢的中层干部只领到了生活费。鄂钢明确规定,当月公司没有完成中南钢铁下达的利润指标,全体员工“一人一表”基准分下调10%,中层干部要翻倍为20%。如果现金流出现亏损,全体员工“一人一表”基准分下调20%,中层干部照样翻倍为40%。10月份,鄂钢出现了经营亏损,按照规定,中层干部“一人一表”的基准分从100下调到了60,要完成指标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务,真金白银的考核随之而来。这样动真格的考核,他们能接受吗?一位中层干部的话让人肃然起敬,“这点压力都受不起,还要我们这些干部做什么?”
有为者有位、无为者挪位。在鄂钢,“亏损企业无干部”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公司明确指出,企业效益不好,问题一定出在“前三排”。首先日子难过的,必须是干部。2022年鄂钢推出的干部个人赛马机制,有奖有罚、奖罚分明,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在鄂钢,中层干部是没有退路的。他们最先感受到市场的压力,又肩扛着诸多的成本、质量指标,带兵打仗来不得丝毫松劲。遇到企业效益不好,七扣八扣的,基本就只有生活费了。
2022年,鄂钢对二级单位及专业管理部门领导班子实施月度绩效“赛马”,以制造单元、经营单元、专业管理部门和总部机关为四条赛道,让二级单位及部门领导班子同台竞技,每个月每条赛道要评出两名末位干部,然后这8位干部再排出两名综合末位。一次排名综合末位,公司进行绩效辅导,两次通报处分,三次直接下岗。去年就有一位中层干部在这样的压力下知难而退,主动申请从事专业技术岗位了。
撬动收入分配的杠杆
下午三点多,轧材厂厂长熊永祥腰间别着个电筒,又去现场巡查了。他每天在现场的时间有3、4个小时。轧材厂推行一种“走动式管理”,早会就开半小时,每人规定两分钟时间。车间管理人员每天6小时在现场,机关管理人员每天4小时在现场。“民营企业都是这么干的”,刚从永锋钢铁学习归来的熊永祥说。
熊永祥在厂部管理岗位上多年,是位不太好糊弄的管理者,一直以严格著称。产线作业率起伏不定,是轧材厂的一个管理难点。两年前,在“一人一表”体系的牵引下,轧材厂开始实施责任待岗制度:人为责任事故,停产一分钟以上就要待岗;1到3个月时间内,只拿鄂州市最低收入。2021年,轧材厂待岗16人次,2022年已经待岗30多人次。雷霆手段之下,2022年轧材厂4条产线的作业率已经稳定在了92%以上,在全行业内都是领先的。“一人一表”是一种导向,让每个员工明白自己的方向在哪,熊永祥说,跑得慢就要掉队,现在整个鄂钢都是这个氛围。轧材厂四条轧线,负责人的月收入最多差一万元左右,基层员工一个月也能差好几千。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而现在已经都被大家接受了。
销售中心总经理龚汉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2022年5月,他正在外地出差,接到了部门财务的请示电话:销售部下属板材部没能跑赢大盘,长材部跑赢了大盘。按照“一人一表”的激励办法,一算账吓一跳,两个部门员工这个月的平均收入要相差6、7千元。史无前例啊,到底是平衡一下还是拉开差距?财务人员心里没底,只好请示。“一人一表”就是一种激励导向,干好干坏绝对不一样,龚汉很快就作出了回复。
对“一人一表”的深入思考,还让龚汉这样的中层管理者进一步转变了观念。他介绍说,过去遇到企业效益不好,“大河”的水少了,部门里奖励优秀的资金就捉襟见肘,老想着向公司开绿灯“讨饭”,总也摆不平。2022年,销售部完全转变了思路,由基层员工自己“晒”重点项目,摊到桌面上评审。最后选出了六个优秀项目,专项奖励额度直接从总盘子里切分出来。“我们这样做,就是要告诉基层业务员,哪怕企业再困难,大家创造的价值是永远会得到尊重和回报的!”
从“裁判员”到“服务生”
“‘一人一表’的指标不是‘塞’给员工就完事了,关键是帮助他们去实现”,厚板厂轧钢车间主任熊艳深有感触地说。对他这样的基层管理者而言,“一人一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
从公司到岗位,五层指标体系最后的落地还在基层岗位员工身上。他们的“一人一表”指标怎么设定,让熊艳一度颇为苦恼。因为他发现,仅仅把一堆指标“塞”给员工,是不人性化的。于是,在绩效沟通的过程中,熊艳不仅摆事实、讲道理,而且会拿出好几种措施方法,用事实来告诉大家,这样的目标是努努力够得着的。如果员工实在不认可,轧钢车间对于他们的需求也给予充分的尊重。矫直机设备维护员工小赵觉得设备故障时间的目标值设定难度太大,提出换岗到轧机维护岗位。经过能力测试和一段时间的试用,小赵如愿换岗成功。而在此之前,他按照规定用三个月的时间带出了一位合格的徒弟,以顶替他原来的岗位。尽管颇费周折,但熊艳说,“如果员工觉得自己的指标有问题,那工作肯定是干不好的。帮助大家达成目标才是我们基层管理者应该做的。”
在“一人一表”实施过程中,熊艳也经常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前段时间,轧机液压系统时不时出现漏油,油耗一上去,指标就完不成。岗位员工急得没辙了,熊艳和他一起到现场查看,发现是轧机振动造成泄漏,于是帮助这位员工在泄漏处加装了一个蓄能器,解决了问题。“一人一表”实施后,让熊艳感受到的最大变化还是人,大家对自己的指标看得比孩子都紧。一位50多岁的班组员工曾经对他说,现在的鄂钢和以前的鄂钢不是同一个厂,以前铁饭碗捧得很轻松,现在50多了还得学制作标准作业卡、撰写创新成果。从宝武到鄂钢的大量培训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些基层员工,业余时间喝酒打牌的少了、自学充电的多了。而像熊艳这样的基层管理者角色,也开始从现场管理“裁判员”,变成了员工的“服务生”! (图片由鄂钢提供)